【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這部片是關於一位 16 少年為了自我實現,而堅守貪食蛇第一名的故事。貪食蛇第一名有什麼了不起?沒有。但這部片讓我們感受到,我們都知道自己是一個普通人,知道自己並不會某天變成馬克祖克柏或是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我們常看著他們的雄偉事蹟暗自嗟嘆自己的渺小。但難道你沒有想堅持的事情嗎?小人物就不會有心中的想望?那想望再怎麼微小又如何,為了自己的一廂情願衝刺一番,就算沒人在意。為了自己,便足矣。(責任編輯:陳伯安)
NETFLIX 選片:《人蛇大戰:漫長糾結的貪吃蛇》(Man vs Snake:The Long and Twisted Tale of Nibbler, 2015)
16 歲少年創下貪吃蛇十億分的壯舉,因此就此收手
1984 年,一名居住在美國愛荷華州小城奧吞瓦的 16 歲少年提姆.麥維(Tim McVey)完成了一項驚天動地,卻又無人真正在乎的壯舉──他在街機遊戲《貪吃蛇》(Nibbler)創下了十億分紀錄。
一切的源頭只是因為他向一個日裔少年誇下海口,稱自己能在這款遊戲玩到頂尖。然而,其實在遊戲專家眼中,這款遊戲既稱不上是喜馬拉雅山,也不是 K2 峰,基本上就是一款超冷門的遊戲,難度普通,甚至容易立刻玩膩。
為了履行諾言,提姆廢寢忘食苦練,在締造世界紀錄的當時,他已不眠不休玩了 44 個鐘頭。這項壯舉讓他立刻成為地方紅人,奧吞瓦市長給了他市鑰,還訂創紀錄當日為提姆.麥維日以茲紀念。從此,提姆再也不想玩這款遊戲,退隱江湖。
提姆發現十億紀錄被刷新,因此展開中年男子對「自我尊嚴」的戰爭
時光荏苒,24 年後,中年提姆已結婚成家,在地方工廠上班,依然沈迷各種遊戲,不過就是業餘玩家而已。街坊鄰居多半都不知道他的當年勇,畢竟哪個年輕人會知道這款遊戲?
偶然之下,提姆和友人發現一名他們從未聽聞過的義大利少年恩里克.扎內蒂(Enrico Zanetti)居然在提姆創下記錄當年就已經將記錄刷新為 1,001,073,840 分。這麼說來,原來他自以為的霸主地位其實早就被取代,自己卻渾然不知。
提姆與其支持者怒不可遏,他們說這個扎內蒂肯定只是一個騙子。為了查證,本片團隊特地飛向義大利,找到了中年扎內蒂,對方對於自己的紀錄未獲接受同樣不滿,還出言挑釁。
原本只打算怨幾句的提姆,眼看自己驕傲二十餘年的紀錄可能不屬於自己,也覺得這口氣不能吞,中年力量爆發。他說,我要把我的紀錄討回來!
高調宣戰的提姆即刻也招來一堆同樣退休的中年男子加入競逐,一個沒有人在乎的遊戲紀錄爭奪戰就此展開。原本真的沒有在乎的事情,卻也因為一小群人莫名其妙在乎,上升成了國際等級的遊戲爭霸戰。
這無疑是近期在 Netflix 上看到最有意思的作品,相比所有挑戰極限的勵志電影,這部絕對是最不凡的,原因是因為片中所有人都太過於平凡,大家無論面貌還是言行都像是住在你隔壁巷口的阿宅叔叔,三句話感覺就聊不下去。
不過在這些人眼中,有件事情對他們而言是無比重要的,除了遊戲紀錄,更是作為人的尊嚴。而他們追求極致的決心與誓言征服極地的史考特(Robert Falcon Scott)和阿蒙森(Roald Amundsen)也沒有區別。
看人就算活得輕如鴻毛,也依然想使盡蜉蝣之力為某件傻事奮鬥最感動人心
實際上,本片沒有什麼太戲劇化的轉折和故事發展,被攝者乍看也沒什麼魅力可言。場面也很單調,即便是理應高潮的遊戲展對決,現場也沒有觀眾有興趣觀戰。
究竟這部片魅力何在?或許,太多陳腔濫調的英雄意象充斥在你我的生活當中,使得我們所做的一切相較之下都顯得不足掛齒。然而,提姆不必肩負拯救世界的重任,卻向我們說明了一個平凡人如何「堅持做旁人認為無用的事」,最終「也改變不了這個世界」,繼續「活得無足輕重」,卻依然可以倚靠這趟成長旅程彰顯了生命的價值與人類的韌性。
作為一部勵志電影,這部最怪,也最貼近世人,相信每個人都有一項自認無人能及、但大家知道後也不會在意的絕技吧。然後,別拿那部糟透了的《世界大對戰》(Pixels, 2015)來與本片相提並論呀!
註:《貪吃蛇》是這款遊戲在網路上的通用翻譯,但實際上這款「Nibbler」的玩法卻跟我們所熟知的「Snaek」的玩法有些不同。「Nibbler」是以關卡方式進行遊戲,並讓蛇每關走不同的迷宮進食,難度較高。
(本文經原作者 無影無蹤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延伸閱讀
Netflix 艾美獎提名首度超越 HBO,線上串流媒體與「原創內容」成兵家必爭之地
【深度分析】HBO、Netflix 和亞馬遜的三方大戰,誰能抓住觀眾的心?
Netflix 成功,卻被所有人忽略的秘密功臣:遙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