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人類被自己一手創造出來的機器否定,未來這樣的場景將會不斷上演。以人工評判員工績效固然可以省去許多成本,老闆也不用全天候觀察員工動態,一切以結果決定去留,但這樣的考核真的公平嗎?人類期待有天機器像人一樣思考,但一部份的人性卻把我們推向機械式的運作,關於人機合作的道德問題,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責任編輯:鄧天心)
作者:量子位/安妮
「抱歉,你能力不夠,不能加薪。」
從一個機器人嘴裡聽到這句話,你會是什麼感覺?當你的職場前途得看一個人工智慧臉色時,你能心平氣和的接受麼?
這個問題不是鬧著玩兒,而是IBM數萬員工面臨的現實。
「說你行,你就行」
每當績效考核的季節來臨,空氣中就瀰漫著緊張的味道。
按照傳統,員工們會寫總結報告、寫PPT……升職、加薪基本上是一套論功行賞的模式。老闆一想,呦呵這小伙過去一年干得不錯,漲點工資!
但如果你在IBM,那就不一樣了。
這家公司不僅會考察員工過去的成功(和失敗),還要用AI預測你未來還有多少工作潛力可挖掘。評估合格,AI覺得你有前途,才能升職加薪,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
是的,IBM員工已經開始看AI「臉色」了。這個AI就是他們親手創造的、IBM的頭號人工智能程序Watson(沃森)。
IBM薪酬和福利副總裁Nickle LaMoreaux覺得,只依據歷史表現決定能否晉升,太局限了。
她認為,當員工的工作任務基本不變,這種依據過往評判的方式可能沒什麼問題。但現實是,技能的「半衰期」越來越短,員工過去能做什麼和他們的未來潛力之間,越來越不相關。
好員工必須得有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的能力。
而IBM顯然認為人工智能可以幫助發現這種員工。
事關員工錢袋子的考核是嚴肅且多維的,Watson需要先調取員工資料和接手的歷史項目,分析過去一段時間員工的經驗和表現。
隨後,Watson還會主動搜索內部培訓系統的數據,了解員工培訓以及學習情況,判斷他們是否具備潛力。會學習,才能get新技能,繼而才能勝任晉升後面臨的更艱鉅的任務。
Watson給出的評估建議,將決定員工的獎金,薪酬和晉升與否。若老闆覺得OK,AI也認為你是潛力股,那恭喜你,你期望已久的晉升已經來了~
但,AI靠得住嗎?
還不錯。據人力資源部統計,與人類的評估結果對比來看,Watson的準確率達到了96%,在HR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因此已經開始試用了。
IBM 員工表示「還撐得住」
對於這個績效考核AI,IBM內部員工目前情緒還比較穩定。
一名暱稱為Guillermo Miranda的網友在Twitter上表示支持:「IBM Watson,我們的AI引擎,正在改變HR的工作,給所有的IBM人帶來積極影響。」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IBM內部進行了某種規定,我們並未在Twitter、Facebook等話癆聚集地看到更多IBM內部員工的發聲,更木有找到更多的讚揚或吐槽~
不過圍觀的吃瓜群眾們,對IBM的AI「小老闆」興趣不減——
AI 能評估得出「員工潛力」嗎?
有人表示好奇和期待:
我想知道自己「假定的未來表現」是什麼樣的。
——Vicky Rose
有的群眾覺得,即使是準確率96%的系統,也依舊需要人類的監管。
也有人覺得AI還未起到那麼大的作用。
量子位還問了知乎人力資源領域知名答主葉楠(Sean Ye)。他認為IBM Watson在評定升職加薪中的作用微乎其微,企業根據需求設定了不同崗位的技能評估體系,員工參與相應培訓才可以轉崗或晉升,這類系統並不需要AI,如果企業人數較少,這類系統甚至用Excel都可以實現。
在他看來,Watson既無法判斷培訓的內容,也無法判斷需要的技能,評定過程依然需要大量的人為乾預。(起碼HR短期不會失業的……)
但,引入人工智能考核員工的不只IBM一家。
目前,越來越多的雇主開始關注績效考核中的「將來」。
諮詢公司Willis Towers Watson對2000多個組織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超過40%的受訪者正在計劃或考慮改變績效管理的重點,將「擁有技能」和「未來潛力」加進去。
AI 的臉色比老闆更難看
而且上述種種,也並不只在國外發生。
國內也有類似的情況。一些公司的面試中,會加入AI評定環節,讓機器人來幫忙作出判斷。如果不是鬧出事端,大多數人可能都沒意識到。
據中國江西網報導,江西財經大學研三在讀生的小鑫(化名)通過了江西省農業發展銀行校園招聘的筆試和麵試,在今年三月收到了擬錄取的消息。
而一個月後,放棄了春考和省考的小鑫卻發現,別人都收到了體檢通知,唯獨自己被落下了。
致電銀行後,小鑫被告知「綜合考評不合格」,而且是被機器人給否定了。機器人在招聘測試中認為小鑫情緒風險等級高,難以適應快節奏工作。
聽到這個消息,小鑫的親友們憤憤不平:這機器犯了神經病吧?銀行居然也信了這個神經病?不可理喻。
而小鑫的父親尤其憤怒「一個平時表現非常活潑、優秀的研究生,竟然被機器人判定為情緒上出了問題,招聘方如果以此為據,對考生一棍打死,同樣是不尊重事實,不尊重人才。」
後來,小鑫和父母一起到銀行的人力資源處溝通,說明在進行人格測試時,自己內心比較緊張,可能沒有發揮出正常的水平。最後,招聘方再次組織專家對小鑫進行性格測試。
更誇張的故事,來自美國。
AI 炒了員工,連老闆都手足無措
前不久,hacker news上一位被炒員工的故事上了熱門——不是因為勞動糾紛,而是因為公司的管理機器不聲不響的把他炒掉了,一直倚重他的部門老闆卻無計可施。
被炒的小哥名叫易卜拉欣·迪亞洛,在加州當工程師,一天早上上班時,他的工卡在公司門口的刷卡處觸發了警報。
此後的三天,公司的門禁、辦公軟件、windows系統、工牌系統、績效系統一個接一個的拉黑了他。對此,他的老闆和HR都不知所措,甚至,老闆的老闆還發來郵件責怪:
「迪亞洛幹的好好地?為什麼開掉他?」
然而這也無法改變他被開的事實,公司保安都收到系統的郵件,前來通知他捲鋪蓋走人,老闆只好讓他回家了。
終於,宅家三週後,老闆打電話給迪亞洛:你可以回來上班了。
雖然回來了,但迪亞洛是以新員工的身份入職的,他最終還是損失了3週的工資還有攢了8個月的「工齡」。
被開除的原因最後露出了水面——離職的HR忘了給迪亞洛的合同續約。於是AI系統就開始按部就班、不可逆的一步步把迪亞洛從公司「清除」掉了~
呵呵。
也許不久之後,機器就要變成你的「領導」了,AI也可能會直接炒你魷魚。對於這樣的未來,不知道你怎麼看?
——
(本文經 量子位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年輕人,AI不想給你加薪升職〉〉
延伸閱讀:
世上第一個被開除的人工智慧,AI 員工 Amelia 被瑞典銀行開除因為她「業績太差」
【專訪】NVIDIA 人工智慧總監施忠偉談無人車發展,台灣的機會在哪裡?
【台灣 AI 實踐年】人工智慧 4 年將成長 81 兆台幣,微軟全力推動 AI 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