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成為無現金社會是非常多國家都設定的終極目標,柯文哲也表示希望台北可以成為無現金城市。但無現金化進程超前的中國,卻希望保留現金,這件事確實是很有趣的。(責任編輯:林子鈞)。

中國大中型城市行動支付便利,卻可能因此忽略民眾使用現金支付的權益,中國人民銀行發文要求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現金」,還稱若民眾使用現金被拒絕可以舉報。

中國一、二線城市行動支付系統相當方便,民眾在市場買菜到繳納水電費,都可以透過手機掃碼支付解決,如此的便利性,也讓中國官媒不時將行動支付列為「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並感到自豪。

只是,要享受中國行動支付的便利性有一定門檻,除了需要辦理中國的手機門號外,還需開設銀行帳戶。因此,多數前往中國旅遊、洽公的外籍人士,往往選擇以現金支付;此外,中國城鄉發展差距大,不少人仍偏好以現金交易。

中國央行:誰都不能拒收現金

面對現金使用者在消費時可能遭拒絕,中國央行今天再度公告,中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格式(標準)條款、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現金,依法應當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的情形除外。

中國央行指出,保障人民群眾和消費者在支付方式上的選擇權。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要求或誘導其他單位和個人拒收或採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整改期為公告發佈後的一個月內。

中國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在回答媒體提問時表示,消費者發現拒收或者採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的行為,可以透過消費者權益保護、城市政務熱線、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等各種管道進行投訴、舉報。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是中國央行首次下令要求個人單位不得拒收現金。2017年8月,當行動支付補貼大戰打得不可開交之時,中國央行也曾公告「拒收現金違法」,但對民間的遏阻作用相當有限。

TO 編按

根據中國工信部資料,中國 2017 年的行動支付交易規模已超過人民幣 81 兆元(約台幣 405 兆元),全球最高。

無現金,真的好嗎?

無現金社會真的好?瑞典央行認為這有「國安等級」的風險

台灣邁向無現金國家!柯文哲: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讓銅板、紙鈔從臺北消失

一個不被國際認可的非洲小國,因為太貧窮反而變成「無現金世界」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中國央行:個人單位拒收現金 民眾可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