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世界盃可說是各家廣告競爭版面的時間,而蘋果一毛沒花,就獲得了超高的曝光路,讓世足賽球星自己戴著 Airpod 出場,真的是最強口碑啊。(責任編輯:林子鈞)
作者/梁曉憧
對大部分商業品牌來說,世界盃就是個燒錢換曝光率的「節日」。
為了能在比賽球場旁邊露臉,萬達、海信、蒙牛 和 vivo 等 7 個中國品牌,花 8.35 億美元(約 55 億人民幣)拿下世界盃贊助商身份。而在中國,成為互聯網快樂源泉的蒙牛「天生要強(涼)」廣告,據稱也在央視投入近 5 億人民幣買廣告時間。
相比之下,沒花一分錢贊助的蘋果植入輕輕鬆鬆。網友們早就發現了,球員們幾乎人手一對 AirPods,裝酷的同時開開心心給蘋果「帶貨」。
頂著泡麵頭抵達俄羅斯的內馬爾:
巴西隊出局後,憂傷踏上回家之路的內馬爾:
有「墨西哥吳鎮宇」之稱的門將奧喬亞:
德國隊中場德拉克斯勒:
日本隊前鋒本田圭佑:
國際足聯對比賽現場的品牌露出有著很嚴格的要求。幾天前,就因為克羅地亞的後衛洛夫倫在比賽中喝了非官方贊助商的飲料,導致克羅地亞足協被罰款 7 萬瑞士法郎(約 47 萬人民幣)。
但在沒有比賽的時候,球員們並不受這項規定的約束。所以在他們抵達和離開俄羅斯,或是比賽間隙的訓練時,就是 AirPods 實力搶鏡的時候。
即使沒有大大的蘋果 logo,AirPods 那酷似牙刷刷頭的外形,也能讓你在茫茫人海中一眼找到它。
上一屆世界盃的植入小能手:Beats 耳機
除了 AirPods,今年球員們「帶貨」的還有掛脖子上的 Beats 耳機。這也是屬於蘋果的隱形勝利——蘋果在 2014 年以 30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 Beats。而耳罩上大大的 X,據稱代表的是 Beats 十週年。
▲ 英格蘭隊的前鋒拉什福德
▲ 比利時隊的前鋒盧卡庫
雖然在本屆世界盃中出鏡率不及 AirPods,但 Beats 在 2014 年巴西世界盃可謂是「風雲人物」。
當時索尼是官方贊助商,為參加世界盃的球員免費提供耳機;而國際足聯也明文規定,禁止在比賽現場和媒體活動中使用索尼以外的其他耳機。但這些都擋不住球員們對 Beats 的愛。今年對 AirPods 情有獨鍾的內馬爾,當年就是 Beats 的忠實粉絲。他的黃綠配色耳機是 2014 年的世界盃限量款,靈感來自巴西國旗。
而以牙口好著稱的蘇亞雷斯,當年選擇的是藍色的 Beats。
曾任蘋果和 Google 高管的營銷專家 Ellen Petry Leanse 表示,禁令本身只會讓人更關注 Beats。當球迷們看到世界盃球員在場下戴著 Beats 耳機,這個效果就跟看到他們腳上的阿迪達斯球鞋,和中場休息狂喝贊助商的飲料一樣。「世界盃成了 Beats 的巨型非官方廣告。」路透社在當時這麼評價說。
無心走紅?呃,不好說
網友的關注和討論,證實世界盃也有變成「耳機種草指南」的潛力。但要問球員是不是自發為 AirPods 和 Beats 「帶貨」?不好說。在體育賽事的蹭熱點營銷上,Beats 是有過「黑歷史」的。在 2012 年倫敦奧運會期間,他們向幾千個運動員免費贈送了耳機,風頭蓋過了當時的官方贊助商松下,讓國際奧委會忍不住發出了禁令。
而在 2014 年巴西世界盃開始之前,內馬爾和蘇亞雷斯也參與了 Beats 的廣告拍攝。所謂的球員「帶貨」是不是精心安排的營銷策略?當時 Beats 並沒有就此回應。
蘋果也並未回應這次是不是「無心栽柳」。不過不難想像,AirPods 和 Beats 炫酷和吸引眼球的外觀設計,會讓球員更心甘情願「帶貨」。而另一個較重要的原因,大概就像當年蘋果收購 Beats 時說的那樣:「這已經成了音樂界和體育界的首選品牌……以及流行文化的一部分。」戴上它,你就跟上了潮流。調研機構 NPD Group 的一份報告顯示,AirPods 和 Beats 給蘋果帶來了約 27% 的無線耳機市場份額,而它們的銷售額也佔了整體市場接近一半。無論如何,蘋果都成了本屆世界盃的最大贏家。話說,內馬爾會跟我同事文俊一樣,三天兩頭搞丟 AirPods 的左耳嗎?
世足賽,品牌的聖殿
台灣超有可能贏世足冠軍!黑馬球隊英格蘭、比利時都穿 MIT 環保紗球衣
內馬爾翻滾字體免費下載!快來用「內馬爾字母」寫你的英文名字啦!
愛爾達一家就創造 1 億點閱!世足賽不只踢球,也踢飛台灣僵化收視結構
(本文經 愛范兒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本屆世界盃的最大贏家竟然是……AirP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