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Director,AI Technology Center Dr. Simon See

7/6(五)、7/7(六)是 TechOrange x BuzzOrange 的年度論壇 CONNECT with AI ,我們邀請到國內外 30 位業界、學界代表來分享 AI 落地應用的見解,所有的精華都集中在兩天 11 場論壇內。

NVIDIA Director,AI Technology Center Dr. Simon See 這次特別來到台灣,和產業圈的朋友分享 NVIDIA 在無人車的概念和現有成果。他認為,未來無人車將可以應用在更廣泛的場域,包含現在常見的汽車、公車、未來或者是工程機具、大型運輸貨車都可以應用無人車科技,達到更高的效率和安全性。在無人車普遍的未來,將不再有複雜的交通狀況,人類也不會因為天氣和道路工程等變因,導致交通受阻。

Dr. Simon See 表示,隨著無人車運算能力的不斷增長,2025 年的無人車運算能力將有機會達到 2017 年的 5~6 倍之多,未來無人車將有更好的能力去達成更多單位和周圍要素的運算,創造更安全、更好的無人車。

Dr. Simon See 最後介紹了 NVIDIA 為了自動駕駛創造出的怪物級 GPU,擁有 320 兆次浮點運算 (TOPS) 深度學習計算效能,能同時執行多個深度神經網路的 Nvidia Pegasus 和能大幅降低耗能的 Nvidia DRIVE Xavier,世界上最早的自動駕駛晶片,同時號招更多有志之士加入 NVIDIA 的行列,共同解決目前世界上最困難的問題:「打造一台完美的自駕車」。

台北市資訊局長李維斌

台北市資訊局長李維斌表示:「所謂的智慧城市只是手段,不是要去定義什麼叫做智慧城市,而是要用智慧城市這個手段取達成更有效的城市管理。」台北市政府更希望是以政府當平台,打造台北市智慧生活實驗室。

李維斌認為,在智慧城市的實踐過程裡,才會發現:很多事情和現實是有差距的,例如在信義路上測試無人巴士的時候,他們才發現捷運站會影響到無人小巴的辨識系統,很多有趣的事情必須要嘗試過才能確定是否會發生。

局長也重申,台北市會秉持以 4E 推動 5P 的台北智慧城市生態系,4E 指的是enable 賦能、empower 賦權、engage 參與、encourage 鼓勵,5P 則指 people民眾、 public 公部門、professors 專業人士、private 私部門、partnership 夥伴關係。

李維斌最後表示政府部門分工分得太細,導致民間跟政府的需求會出現落差,要有效率就沒有效能,兩者不能並存,資訊局需要聯合更多夥伴,而不是一個人把所有事情辦好。

「資訊局要做的就是無感服務。」李維斌笑說要讓大家有感,最簡單就是直接拔大家網路線,當大家網路用得很順暢的時候,就正代表資訊局的服務做得好,資訊局目前建立了一個平台,把所有資訊流都接上,讓所有支付業者都可以串接金流繳稅,讓 16 家業者自己宣傳。

台灣智慧駕駛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沈大維

台灣智慧駕駛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沈大維分享了他們去年在桃園農業博覽會製造的自駕小巴,是台灣國產自駕車的里程碑,其中所有元件由台灣製造的國產比率約莫 70%。

沈大維表示,無人車的全球市場預計將達 6.7 兆美元(約 201 兆台幣) 規模,台灣不能錯過這個浪潮。台灣智慧駕駛股份有限公司未來會規劃兩種產品:比較適合用在封閉園區,可以載8 ~ 11 個人的 4.6M 小巴,和可以四輪轉向的橫向移動 6M 自駕中巴。

同時,沈大維也認為無人巴士未來還有商業加值的空間,包含車輛側面的螢幕導入、以及在封閉園區、樂園內的短程運輸。而無人車從大眾運輸角度去看,還需要想辦法跟現有的軌道運輸接軌。

立法委員鄭運鵬

鄭運鵬立委認為台灣近期的法規對於現有的無人車發展是好事,他指出去年民航法修法讓無人機的管理上軌道,還有金融產業科技創新實驗條例,去年六月開始試跑,鄭運鵬表示:「如果錢都可以拿來實驗,還有什麼不能實驗,金融領域是非常閉鎖的,如果他們都可以,無人車一定也有很多空間」

鄭運鵬認為:台灣目前看無人車產業,不能期待一步到位,法規、政策一準備好馬上就有獨角獸,馬上就行銷全世界。台灣各個領域都有,自己可就以組成無人車,台灣的產業鍊算完整,但自有品牌很難推廣出去,但若是把國際團隊吸引到台灣來,至少產業鏈在零組件上都會做得非常好。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CONNECT with AI

【CONNECT with AI】我們用了整整 16 個小時,找出台灣產業如何運用 AI

【CONNECT with AI】AI 時代的新零售,如何擺脫價格戰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