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設計的第一個基於 AMD ZEN 架構的 x86 晶片「Dhyana x86」開始生產,這些處理器是美商超微半導體(AMD)與中國合作夥伴「海光」簽訂的 x86 IP 許可協議的成果,打破了由 intel,AMD和威盛科技三巨頭持有的數十年來對 x86 的壟斷。
違背美國意願, AMD 將晶片技術轉給中國
AMD 官方表示他們並沒有把晶片設計出售給中國,但他們允許中國製造商自己設計在中國當地使用的晶片。但中國生產的 Dhyana 晶片和 AMD 自己設計的 EPYC 晶片看起來非常相似。
Linux 的內部開發人員甚至把 EPYC 的支援代碼移植到 Dhyana 晶片上,而且完全可以使用,這表示他們的架構幾乎沒有差別。
在中美關係走向緊張的背景下,中國的這批晶片,代表著中國長期以來對於晶片的信仰:「沒有辦法自製晶片,是一種戰略錯誤。」,美國一直致力在阻止中國取得這項技術,這件事情可以回溯到 2015 年美國阻止 intel 中國超級電腦更新,以防中國擁有更先進的核子科技,而令人驚訝的是 AMD 已經和中國進行更密切的晶片合作,允許他們開發和銷售 x86 處理器。
AMD 的無奈:拿技術換救命現金
AMD 在 2016 年和海光合作,成立合資公司開發處理器,這位當時陷入困境的 AMD 提供了 2.93 億的現金挹注(約 90 億台幣),一但開始銷售, AMD 也可以根據銷售出的半導體,獲得相應的授權金收入。
作為許可協議的一部分,AMD 在中國成立合資企業,名為天津海光先進技術投資有限公司(THATIC),並同意授權其 x86 和 SoC IP 用於晶片開發。由AMD以及中國公共和私營公司組成,其中包括受中國政府影響較大的中國科學院。
因為 x86 AMD 和 intel 是交叉許可協議,因此這中間可能會有一些專利問題,目前的做法是海光將 IP 授權給成都海光集成電路,海光集成電路設計x86芯片,然後將設計出售給海光。
海光隨後聘請了一家代工廠來生產最終產品(可能是中國代工廠或台積電)。令人困惑的是,海光隨後將芯片轉移回海光集成電路,然後出售 Dhyana 處理器。
目前的協議是,海光做出的產品,最終依然只能在中國銷售,但是由於大數據中心的興起,讓 AMD 具有巨量成長機會,有機會對 intel 在中國的生意形成巨大影響。中國在 2025 年前的計畫將會對本土晶片商投下巨額投資跟資源,激勵國內廠商進行晶片生產。
–
中國的晶片痛
中國 IT 老將的血淚史:為什麼晶片和作業系統,就是無法「Made in China」?
【求才若渴到快渴死?】中國晶片人力缺 40 萬,開五倍薪挖台灣人補漏洞
參考資料
US nuclear fears block Intel China supercomputer update
China Finds Zen: Begins Production Of x86 Processors Based On AMD’s IP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