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看完谷阿莫準備被世足,告到脫褲的故事。
「看來有人繼續捍衛二創權。」這是愛爾達體育家族的小編給谷阿莫下得最後戰帖。
谷阿莫近日推出一部「谷阿莫4分鐘教你假裝有在發落2018世足賽(1-8天賽事)」。
直接單挑 FIFA,以及擁有世界盃轉播權的《愛爾達電視》。
國際足總(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ssociation Football,FIFA)世界盃轉播規範,《自由時報》整理,除了取得轉播權的單位外,賽事過程的影像均不允許媒體採用,否則 FIFA 將會來函求償。
由於這次 FIFA 作風較前幾屆世足賽來得強硬,國內只有愛爾達轉播相關賽事,其餘媒體皆不敢越雷池一步。
雖然谷阿莫事後刪了影片,但愛爾達表示,已涉及侵權行為,據《中央社》報導,愛爾達已發函告知谷阿莫,同時通報國際足總FIFA。
谷阿莫到底在紅什麼?
谷阿莫一貫操作手法,就是將熱門電影剪輯成 3 分鐘精華片段,以「X 分鐘看完 X 電影」系列影片走紅。
粉絲在短時間衝上百萬,谷阿莫也進軍中國,還獲得高達 1.5 億台幣 A 輪投資。
谷阿莫為什麼會這麼紅?這篇文章幫你做出完整分析,這邊簡單整理一下:
第一、單刀直入主題。谷阿莫在每部影片的開頭都保持一致的風格。
到現在大家都會模仿他說話,「我是谷阿莫,今天要說一個 XXX 的故事」,看到字好像就腦補了聲音。
第二、扁平聲線。谷阿莫配合影片大眾、速食的風格,配上中二般略帶嘲諷的聲線,很快就讓人對「谷阿莫」這個人有平民化的想像。
第三、淺顯易懂。谷阿莫用類似貼標籤的方式,把個性複雜的人物及劇情用通俗易懂的標籤簡單化,譬如反派就稱為「大魔王」。
《Techorange》曾經整理過,知名 YouTuber 冏星人也曾拍影片公開個人每月來自平台的收入,平均台灣的 Youtuber 約每千次觀看能有 0.6 至 1.4 美金的收入。
如果一部影片有 53 萬 5 千多的點閱,YouTuber 的預估收益是 332.85 美元(約新台幣 1 萬元),1000 點閱數約 1 美元收入。
有一種連續創業者叫「谷阿莫」
網紅求生存,搭上經紀公司跟接業配一點都不稀奇。操縱谷阿莫的背後藏鏡人「仲惟鼎」,其實在之前就跟朋友開了「知識糖果社群行銷公司」。
事業版圖像是開外掛一樣,2017 年成立了「八八口」公司,經一年的潛伏期,谷阿莫準備搶入鳳梨酥國際市場。
谷阿莫副業做很大,但在今年 3 月中國新聞出版廣電部門才宣布「禁止所有二創的作品」一瞬間打趴谷阿莫的大陸主要事業。
捍衛二創權的阿莫
過去谷阿莫的「二創影片」不是沒有爭議,只是電影宣傳公司規模太小,光是在宣傳期間,忙著引進電影,沒有時間跟成本舉證他的影片使用片段。
曾經有律師向《中央社》表示谷阿莫主張的「合理使用」,可能朝向進行報導及評論的正當目的。
但是使用搞笑的方式,有沒有達到「評論」的效果,還是單純搞笑提高自己的知名度,關鍵就在法院判決時著重考量的地方。
愛爾達小編在臉書上以恭敬的字詞遙祝谷阿莫收信平安。
https://www.facebook.com/ELTASPORTS/posts/887995114718013
愛爾達紛絲團 PO 出「南韓對德國之戰的 2 分鐘精彩濃縮賽事」。
發文寫道「正版2分鐘,帶你看韓德戰最後發生啥事,看來有人繼續捍衛二創權,FIFA準備去函,小編祝保安」。嘲諷滿點。
網路上就網友以雞排祭文〈Re: [新聞] 谷阿莫二創世足影片挑戰FIFA權威,愛爾達小編:祝一切安好〉,底下留言排隊,果真應驗時下俗語:大吉大利,今晚吃雞。
〈全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資料參考:科技報橘、奇摩新聞、中央社、中國時報、udn 聯合新聞網,首圖來源:YouTu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