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繞在幣圈的一個謎題「到底誰是中本聰?」幾乎每一年都有人爆料或站出來宣稱自己就是比特幣之父。
從「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這個名字上許多人推論是日裔美國人,不過未來謎底將在一本書中揭曉。
在 2016 年,一位澳洲企業家 Craig Steven Wright 透過 Wired 表示自己就是中本聰,SpaceX 前實習生 Sahil Gupta 更認為,特斯拉(Tesla)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才是中本聰本尊。
2008 年,中本聰降世
2008 年,化名中本聰的用戶公開了比特幣的白皮書,《比特幣:一種對等式的電子現金系統》(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的論文,並催生了我們現在熟知的「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這項技術的迷人之處,除了去中心化及不可竄改的特性,帶給世界各樣體系極大的衝擊。比特幣曾經狂飆至近一萬美元,當初先進場的投資人像是中了頭獎一樣。
據《蘋果日報》整理,中本聰在白皮書文中透露:「比特幣的原則源自網路社群 cypherpunks,在 14 歲時被這個社群吸引,在那裡匿名和呼吸一樣基本,為了讓真正的言論自由能存在於公開社會中,人們必須得透過完全匿名的方式表達自己。」
這項技術甚至不用手把手的使用說明,不用召開產品發表會,玩家只要競逐在買賣之間就能一夕致富,甚至一時忘記「中本聰」的存在。
只有當幣圈上又有「中本聰」的風聲時,「中本聰」才會透過加密信件告訴大家「猜錯了」,並附上一句似答非答「我們都是中本聰」(We are all Satoshi)。
到底「中本聰」背後是生是死,是個人還是團體,連這些前提,我們都很難掌握。
中本聰極少透露自己的真實資訊。在 P2P 基金會網站的個人資料中,他自稱是居住在日本的 37 歲男性。
許多人在網上搜尋過「中本聰」,根本無法找到任何與這個人相關的資訊。
據《維基百科》資料顯示,中本在發言和程式中切換使用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並且隨機 24 小時上線發言,顯示出他有意隱瞞自己的國籍和時區,或者「中本聰」背後有多人操縱。
中本聰書名透玄機
如今,中本聰有連結的網站「中本家族基金會」(Nakamoto Family Foundation)宣佈一段署名中本聰的書本摘錄部份露出,「你會從這個短篇故事,看到那些常被提到的疑問,以及解答。我想要藉此公佈有關的人士與事實。」最後附上一道謎題,要讀者猜猜這本書的名字。
據《聯合新聞網》整理,書名經解碼為「honne and tatemae」,為日文中的「本音」與「建前」,即日文的真心話與場面話。
摘錄還證實了「中本聰不是本名」這個猜測,但仍留有一些懸念,「具體來說(中本聰)不是一個依法登記名字。」
——
延伸閱讀:
【幣圈最猛連續劇】中國推出全球首部「區塊鏈紀錄片」,揭露中本聰神秘面紗!
馬斯克就是比特幣之父中本聰?SpaceX 前員工拿出四大證據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