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2018 年的 Computex 大展結束了,這次的展覽中,我們看到了宏碁與華碩,還有許多大廠的火力展示,也看到了目前許多技術的發展現況。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是這麼看這場國際展覽的,在這些人的眼裡,這場展覽並不是什麼國際大秀,也沒有什麼新產品,不過就是個台灣本土廠商的自嗨秀罷了,真的是這樣嗎?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為何會有這樣的評價出現,也歡迎大家提出自己的看法。(責任編輯:林厚勳)
空氣本來通透,但即將來臨的颱風讓六月初的台北多了幾分壓抑。這種冷清壓抑與遍佈全城的 COMPUTEX 2018 宣傳物料形成了內在的對比 —— 宣傳本想營造出熱烈的氣氛,但很明顯,這成了徒勞。
颱風當然不是給 COMPUTEX 2018 降溫的罪魁,展會本身的無趣才是。
從 1982 年開始的 COMPUTEX,至今已經走過了 36 年的光景。在其官方的介紹口徑中,COMPUTEX 一直是「亞洲最大,世界第二的 B2B 專業電腦展會」。
然而這樣的稱號更像是其鼎盛時期的註腳,和如今的情況相比,反倒更顯落寞。
沒有鎮場之寶的展會
大型的專業展會讓重磅產品聲名遠播,重磅產品的登場又讓展會多了幾分經典的回味時刻。說到底,展會與產品是相互成就的關係。
隨著如今的傳媒日漸發達,各大展會都面臨「太陽底下無新鮮事」的尷尬。但即便如此,年初的 CES,隨後的 MWC,以及九月的 IFA 都有各自的鎮場之寶,從售價七位數的電視,到熱賣貫穿一年的智慧型旗艦手機都能在這些展會上看到。這些產品無不讓參會者大呼一聲「Wow」。
而 COMPUTEX 2018 的鎮場之寶呢?
其實 COMPUTEX 2018 也有讓人「Wow」 的產品,這其中最典型的是華碩發佈的 PROJECT PRECOG。
在官方的口徑中,華碩 PROJECT PRECOG 是首款具備完整 AI 功能的雙螢幕筆記型電腦,可 360° 翻轉的轉軸連接 2 個顯示螢幕,擁有直立、書本、帳篷及平面等四種使用模式,同時也去掉了實體鍵盤與觸控板。第二塊螢幕不僅可做為拓展螢幕,比普通筆記本電腦多出 2 倍顯示面積,更能自定義其它使用功能,提升靈活度、擴展性及更強大的生產力。
並且,藉著如今 AI 的風,華碩 PROJECT PRECOG 配備智慧觸控功能,可自動識別用戶心中所想的輸入方式,例如:其可依據用戶手指放置處調整鍵盤位置,或是在觸控筆輕觸螢幕時,立即切換為觸控筆模式。
此外,華碩 PROJECT PRECOG 筆記本電腦目前已經可以支援 Windows Cortana 個人數位助理與 Amazon Alexa 語音服務。
擁有 AI 助手,又用一塊完整的螢幕替代了鍵盤,華碩 PROJECT PRECOG 的未來感讓人不敢相信。
但如果告訴你這是一款純粹的概念產品呢?樂觀估計也得 2019 年才能上市。而且會場上的 PROJECT PRECOG 也只能是供記者們拍照,連上手一下都是奢望。
宏碁的智能佛珠則是會場的另一個新奇產品,只是,它並不具備普適性。
至於行業上游的高通,推出的驍龍 850,型號很唬人,但本質還是驍龍 845 的改良版。

在本次大展上獲得頗高關注度的礦機,更是台北電腦展從造風到被迫順風的絕妙諷刺。
台灣企業的自娛自樂
2015 年開始,此前一年榮登 PC 行業老大的聯想沒有來參加 COMPUTEX。而 HP、蘋果等排名靠前的廠商更是一概缺席。

參展商名單上,台企佔據了多半的位置,華碩、宏碁、聯發科、技嘉、微星、藍天,等等,而在另一半除了英特爾、微軟、輝達、福特、SamDisk、TP-Link、CoolerMaster 之外,其他的知名參展商屈指可數。
所以 COMPUTEX 在名義上是國際電腦展,實際更像是台灣本土品牌的一次集體秀,這從官網給出的獲獎產品名錄上一看便知。
後記
在台北的幾天裡,我乘坐捷運或者接駁車,來來回回穿梭於各個展館之間,驚訝於捷運裡,巴士上,以及整個城市的安靜,一如 COMPUTEX 大會上的平淡無奇讓我感到壓抑和無趣。這裡面固然有大會本身更偏重 PC 供應鏈的屬性所致,但門庭冷落卻是不爭的事實。
這其實並非我第一次參加 COMPUTEX,但顯而易見的是,比起兩年前 VR/AR 的火熱,COMPUTEX 2018 的冷清程度又加深了。
─ ─
(本文經合作夥伴 品玩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沒有新產品的 COMPUTEX,一場無趣的展會 〉。)
其他相關的資訊
【Computex 2018】NVIDIA 發布超低功耗 Jetson Xavier 電腦,能同時處理十個演算法就是狂
2018 年 Computex 大展亮點:Intel 武力展示 AI、5G 和物聯網發展應用
宗教商機正夯!試玩宏碁「智慧佛珠」,念完經還可 APP 指定迴向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