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China、印度、川普、移工業國、歐尼爾 歐尼爾、金磚之父、金磚四國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這張瘋傳的盯視圖在網上受許多人惡搞。在自己狂笑的同時,讓我們介紹一下這張圖的背景知識,還有「金磚之父」歐尼爾 G7 的分析。偶爾讓自己有點深度。(責任編輯:陳伯安)

全球 7 大工業國(G7)上週開會,結果演變為美國總統川普舌戰群儒,市場也未因此出現重大變化。「金磚之父」歐尼爾(Jim O’Neill)撰文指出,這樣的結果不令人意外,原因是少了金磚四國的參與,特別是中國與印度,G7 峰會意義不大。

意義不大的 G7 至少要納入中國

歐尼爾指出,G7 的元首峰會現在變得愈來愈無關緊要,全球經濟現在對新興大國的依賴愈來愈深,G7 沒有金磚國家,卻加入了義大利,自然無法帶起領導全球經濟的重任。

歐尼爾在 2001 年提出金磚四國的概念,強調巴西、俄羅斯、印度及中國,在全球經濟上的重要性快速增長。他認為,全球經濟的重要會議,即使不納入全部 4 國,至少也要加入中國。

同時,法國、德國及義大利,都來自歐元區,至少在原則上來自同樣的貨幣與財政政策框架,也只需要 1 個代表。而加拿大與英國是否該列入重要經濟體,同樣需要重新考量。

G20 雖然人多嘴雜,但至少有影響力

歐尼爾說,在 1970 年代,這個組合確實包括 7 個經濟規模最大的民主國家。但現在,中國今年經濟規模有機會超過整個歐元區,印度的生產總值已經超過義大利,即使危機四伏的巴西,也不甘落後。

相較於 G7,G20 就更符合時代意義,因為 G7 與金磚國家都在其中。歐尼爾說,雖然因為參與國家更多,使 G20 難以達成可行的共識,但它還是更具有代表性。至於 G7,影響力已經微不足道了。

(本文經合作夥伴 鉅亨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金磚之父」歐尼爾:少了中國及印度 G7 早已不具影響力〉。)

延伸閱讀

前富士康副總裁程天縱:工業 4.0 不適合台灣,「產品」比「製造」或「工業」更重要
【台達電工業 4.0 了】五年內砍 9 成人力,拼全面自動化!
亞洲.矽谷|新漢科技,要讓台灣成為「工業 4.0」的輸出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