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上市前分析:財報連賠八年,不是說銷售量很好怎麼還會虧?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小米即將上市。然而,上市前第一季營收小米就損失了超過 300 億台幣之多。八年持續虧損,會是什麼原因?(責任編輯:陳伯安)

小米在上市前揭露今年第一季虧損達人民幣 70 億元(約 326 億台幣),儘管單季營收為人民幣 344 億元(約 1,603 億台幣),但在計入優先股和其他員工分紅後,成立八年以來仍然處於虧損。

小米揭露的資料顯示,去年全年營收為人民幣 1,146 億元(約 5,341 億台幣),淨虧損人民幣 438.3 億元(約 2,043 億台幣),扣除非經營性損益後實現淨利人民幣 39.45 億元(約 184 億台幣);今年首季淨虧損 70.05 億元(約 326 億台幣),扣除非經營性損益後實現淨利 10.38 億元(約 48 億台幣)。

《金融時報》報導,儘管小米重新自行定義為技術平台,但與蘋果、騰訊和阿里巴巴等提供音樂、娛樂和金融服務相比較,小米依然嚴重依賴硬體,三分之二的收入來自智慧手機,另一部分來自物聯網和相關生活用品。

根據 Counterpoint 諮詢公司的數據,小米的手機已被貼上價格低廉的標籤,儘管在印度市場最受青睞,但同時也會降低獲利率。

即使小米設法提高硬體盈利能力,但它也承諾限制淨利潤率,在 IPO 前夕宣布「硬體銷售利潤將永不超過 5%」。

小米將在港股掛牌,中國境內則以發行 CDR 方式上市,估計 IPO 將可募得 100 億美元 (約 2,984 億台幣),市值上看 700 億美元(約 2 兆 886 億台幣)。

(本文經合作夥伴 鉅亨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小米IPO〉小米IPO前投重磅炸彈 第一季財報大虧11億美元〉。)

延伸閱讀

【厲害了,我的雷】小米董事長雷軍超狂保證:硬體利潤永不超過 5%
【心機男雷軍 Boy】小米發表會上的多重話術剖析,中國手機廠 5% 淨利其實並不低
從行銷觀點切入,小米為什麼和 OPPO、vivo 越來越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