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Toshiba 近日被鴻海旗下的夏普收購,VAIO 也將在 6 月回歸市場。這兩家電腦品牌的命運都很多舛,市佔率轉小,公司也債台高築。
今年,兩公司將使用手中的資源重回日本市場。這場日本電腦大戰不為了什麼,只為了轉虧為盈。(責任編輯:陳伯安)
日本筆電市場競爭激烈,繼 NEC 、富士通相繼出售給聯想後,聯想在日本市佔超過 4 成;資策會分析,夏普收購東芝的 PC 事業後,仍會將主力放在日本市場,集結鴻海 的集團化資源應戰。而日系筆電 VAIO 重回亞洲市場,和港商合作,分攤行銷費用,並期待品牌發酵,抵銷日本市場虧損。
夏普將以約 50 億日圓(約台幣 13.6 億)收購東芝旗下 PC 事業「Toshiba Client Solutions」(TCS) 80% 股權;等同東芝宣告退出 PC 事業。
東芝並非日本第一個宣布退出 PC 事業的公司,近年 NEC 、富士通相繼出售給聯想。2017 年聯想在日本的市佔率已經超過 40%,高居第一;戴爾及惠普市佔各約 12%;2014 年起被 SONY 分割而出的 VAIO 筆電市佔 11%。
Toshiba 目標放在日本市場而非全球
研調機構 TrendForce 光電研究(WitsView)指出,東芝 2011 年出貨 1750 萬台、市佔率高達 8.8%。然而市場飽和,東芝不敵低價競爭,2017 年出貨不及 100 萬台,市佔率僅剩下 0.6%;而東芝憑藉的僅是日系招牌,在商用市場與美系大廠抗衡。
資策會資深產業分析師潘建光認為,鴻海旗下夏普收購 Toshiba,只是考慮擴增產品線及耕耘品牌需求,Toshiba 可能只會放 1-2% 心力面對全球市場,整合後的集團化資源主要將面對日本市場競爭。
日系筆電 VAIO 六月初宣布重回亞洲市場,潘建光分析,VAIO 去年營收嚐到甜美滋味,但是光靠日本市場,不能應對衰退市場及虧損;VAIO 與香港商 Nextgo 合作,期待品牌效應再次發酵,同時把行銷及部分營運費用轉嫁到通路商身上,降低成本支出。
電競電腦市場擴大,各家廠商極力爭取
潘建光表示,全球電腦出貨衰退最嚴重在 2016 年,平板、智慧型手機等行動裝置瓜分電腦市場,2018 年商用及新購機需求成長雖然趨緩但持穩,加上電競需求刺激,出貨有望回到 2015 年水準。
電競成為消費性電腦產品新需求來源,潘建光指出,聯想今年除了過往的商用市場外,將投注更多心力在電競市場,台灣廠商雖然難與外國大廠的行銷資源對抗,不過優勢在於耕耘時間長、輕薄產品及新興創意等,仍有機會搶奪電競這塊高毛利、高獲利的新市。
(本文經合作夥伴 鉅亨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日本筆電內戰 東芝VAIO策略分路出擊〉。)
延伸閱讀
鴻海花大錢收購夏普與東芝,莫非郭董也想自造電腦了?
【東芝崩塌實錄】賣掉最賺錢的半導體仍無力回天:豪賭押錯寶,日本製造巨頭把自己逼上絕路
太有錢沒事做只好打電動,中東人瘋電競的 3 個「無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