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中國身為蘋果最大的零組件基地,在美國實施新關稅、欲打壓中國對美的貿易順差後,勢必會連帶波及相關電子零件廠,其中當然包含台灣。這情勢,連張忠謀也嚴陣以待。(責任編輯:楊采翎)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接受英國金融時報 ( Financial Times ) 訪問指出,美中貿易戰是他未曾面臨過的挑戰,「這次可能不會那麼友善,現在看起來就不太友善」。很可能影響蘋果(Apple)供應鏈。
TO 編按:
據經濟日報報導,台積電 4 月 19 日舉行法說會時,正逢美中貿易戰開打,當時台積電共同執行長劉德音曾提到,台積電生產基地在台灣,營運不受影響,但當時他並未評論美中貿易戰對全球經濟產業的影響。
時隔不到一個月,隨著美中貿易戰火延續,張忠謀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憂心美中貿易戰可能殃及蘋果供應鏈。
張忠謀受訪表示:「這是一項新挑戰,我過去不曾面臨過,但我的接班人必須面對這些風險。他們要怎麼做?我不知道。」
全球最大的兩個貿易體貿易戰山雨欲來,美國要求中國在 2020 年之前,必須將年度對美貿易順差的規模減縮至少 2000 億美元。
台積電(TSMC)是蘋果 iPhone 處理器的最大代工商,台積電 330 億美元的年營收有一半來自行動裝置,若美國加大關稅,手機供應鏈受影響的層面恐更廣。張忠謀表示:「產品最後組裝主要在中國大陸完成,因此美中貿易爭端恐怕也會影響我們。」
張忠謀也表示,美中的對峙情勢,可能會變得比他在 1970 年代經歷的美日貿易戰更糟。張忠謀當時擔任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半導體集團總經理。
他表示:「日本和美國當時非常和平、圓滿地解決問題。這次可能不會那麼友善,現在看起來就不太友善。」
美國新關稅讓蘋果平安無事,卻殃及零組件製造商
根據報導,荷蘭國際集團(ING)大中華區經濟學家潘恩(Iris Pang)表示,美國對中國電子產品課以新關稅,將會使許多從中國銷往美國的電子零組件成本提高。
元大證券分析師卡歐(Sam Kao)則表示,在中國之外,沒有大規模生產基地的蘋果供應商面臨最大風險。他指出,包括富士康(Foxconn)、和碩(Pegatron)和緯創資通(Wistron)都可能承受壓力。
國際信評機構穆迪(Moody’s)分析師表示,部分與科技相關的中國製造商將受到美國新關稅措施的「直接衝擊」,不過光檢視這些製造商受到的衝擊,會「低估」這對中國經濟造成的影響。
不過,摩根大通(JPMorgan)太平洋科技基金(Pacific Technology Fund)的投資組合經理柯克斯(Oliver Cox)表示,儘管新關稅短期內會對蘋果製造成本壓力,但他不認為會有長期影響。他表示,蘋果和蘋果供應鏈「過去在應付變化、壓低成本方面,展現出很大的彈性」。
瑞士信貸銀行(Credit Suisse)駐台北分析師艾布蘭(Randy Abrams)表示,中國和美國「目前為止都避開了關鍵的高產量科技類別,因為雙方的供應鏈彼此依賴。」
他表示:「第一輪關稅排除智慧型手機、筆電、平板電腦等,只涵蓋電視等主要科技消費產品,而蘋果並非供應商,因此這對蘋果與蘋果供應鏈的成本影響應該有限。」
不過,經濟學人資訊社(EIU)亞洲區主管林康德(Duncan Innes-Ker)指出,即便關稅被設計成對蘋果等公司衝擊最小化,「部分零組件供應鏈幾乎確定仍會受到影響」。
他表示:「蘋果的最終產品或許能逃過撒出的關稅大網,但許多零組件供應商會受波及,因此供應鏈仍無可避免會受到一些影響。」
林康德說,如果中國為了施壓華府,「而讓在中國的美國廠商日子不好過」,蘋果可能面臨更大風險。「對於蘋果而言,中國既是重要的生產基地,也是重要市場,這會對公司造成重大風險。」
——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張忠謀:美中貿易戰這次不會那麼友善〉。首圖來源:中央社。)
延伸閱讀
中國將砍台灣晶元訂單,中美貿易戰到後來影響可能在台灣?
中美貿易戰本質為「科技戰」,但中國為什麼鎖定美國農業課稅?
中美貿易大戰:跨國大公司華為,在美國制裁面前只是一個小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