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催生「台版餘額寶」,電子支付以後也能買國內貨幣基金!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行政院長賴清德曾喊出「2018 行動支付元年」的口號(其實這口號從 2015 喊到現在,可說年年是元年),但台灣的行動支付依然走得慢,現在金管會終於要來推一把了。

這次的開放,是台灣電子支付和金融服務匯流的第一步,新戰場會如何影響台灣的電子支付版圖,也相當令人期待!(責任編輯:康陳剛)

金管會助攻打造「台版餘額寶」,宣布為提高電子支付帳戶資金運用效益、發展貨幣型基金,自4月中下旬起,開放民眾可以用街口支付等電子支付帳戶,購買國內貨幣型基金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於 107年 4月 20日發布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解釋令,將「投信事業募集發行的國內貨幣基金」,認定為電子支付機構「經主管機關核准代理收付款項的金融商品或服務」。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王立群表示,為增加電子支付機構使用者的電子支付帳戶資金運用效益,開發貨幣市場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的新客戶群與增加基金規模,並有利電子支付機構及證券投資信託事業的業務推展,進一步開放電子支付機構得辦理國內貨幣型基金的代理收付款項服務。

王立群指出,該解釋令開放民眾可以電子支付帳戶購買國內貨幣型基金,未來投信事業與電子支付事業談妥後,不用再向金管會申請,即可開放民眾以街口支付等電子支付帳戶買國內貨幣型基金。

官員透露,本次的開放主要是投信顧公會的建議,且投信事業想要合作的對象為專營的電子支付機構

根據金管會統計,國內電子支付機構31家,其中,專營共有6家,包含國際連智付寶歐付寶橘子支台灣行動支付(台灣 Pay)以及街口支付,由銀行兼營的電子支付則有25家。

王立群強調,民眾現行申購國內貨幣型基金主要是由銀行帳戶扣款,未來開放後,民眾可以電子支付帳戶扣款,且基金的申購、贖回不會因為支付工具的不同而有所改變。

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107年2月底,國內的貨幣型基金共44檔,資金規模約新台幣8280億元。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台版餘額寶來了 電支帳戶可買國內貨幣基金〉,首圖來源:Youtube 截圖

延伸閱讀

【政府這樣推行動支付?】公股銀行帶頭造假,行員用自己的台灣 Pay 幫顧客繳稅
台灣行動支付叫好不叫座?三大國際 pay 去年只佔信用卡簽帳金額 0.57%
為何台灣行動支付不盛行?從長輩使用經驗,就可看出業者用不用心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