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當醫生】全美第一款人工智慧醫療器材,一張照片判斷眼睛隱疾準確率 90%!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人工智慧應用越來越廣泛,但大多還是概念性產品。不過這篇文章介紹的 AI醫療器材,已經獲美國 FDA 批准上市,是第一個透過 AI演算法診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器材。

根據衛福部國建署資料,目前台灣有 200多萬名糖尿病患者,而且每年以 2 萬 5000 人的速度增加中,視網膜病變則是糖尿病患者很可能罹患的疾病。這項器材可以讓患者提早發現、及早治療,期待它也有機會引進台灣。(責任編輯:康陳剛)

美國監管當局今天批准一款採用人工智慧的器材上市。這款 AI 器材能偵測糖尿病誘發的眼部損害,一般醫師無須解讀任何數據或影像,便可用來診斷病情。

法新社報導,這款名為 IDx-DR 的器材能診斷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iabetic retinopathy)。全美超過3000萬名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引發視力損害最常見的原因。

編按:根據台大醫院眼科部的介紹資料,幾乎所有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在 15 至 20 年後都會產生視網膜病變;也有超過 60% 的第二型患者會有病變情形。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醫療器材與放射保健中心(Center for Devices and Radiological Health)眼科及耳鼻喉科器材主任艾德曼(Malvina Eydelman)說,這款器材或能幫助數以百萬計糖尿病患,他們之中大概有一半不會每年檢查眼睛。

艾德曼表示:「今天作成的決策允許銷售一款新型的人工智慧技術,基層醫師的辦公室裡都能用上。」

FDA表示:「IDx-DR 是第一款獲准上市,無須經臨床醫師解讀影像或結果便能直接提出診斷的器材。醫療人士不見得都具眼科專業,本器材因此對他們相當實用。」

FDA在聲明中說:「醫師可將病患視網膜的數位影像,上傳到安裝 IDx-DR 的雲端伺服器。」並說這款器材的軟體採用人工智慧演算法,分析視網膜攝影機 Topcon NW400 拍下的眼部影像

傳回的診斷結果能指出病患眼部問題屬「超過輕微」,應當接受專家治療,或者是呈陰性反應,一年內可重新檢查。

臨床試驗根據900名糖尿病病患的眼部影像測試器材效能,發現器材能正確辨識 87% 超過輕微程度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在沒有超過輕微病變的病患,正確度則達 90%。

不過,曾受雷射治療、手術或注射的病患不建議使用這款器材,持續性視力喪失、視力模糊、飛蚊症或特定類型視網膜失常患者亦同,另外也不建議孕婦使用。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AI能幫眼睛寫診斷書 美國批准上市 〉,首圖來源:geralt。)

延伸閱讀

Google AI 大神李飛飛新論文:只要說出需求,AI 自動把圖畫出來
AI 辨識+語音助理:美國新創 Aira 打造出一副幫盲人看清世界的眼鏡
賭海明燈來了!Google 用 AI 即時預測 NCAA 決賽,投進幾個三分球都要猜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