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性 App「抖音」竄紅,15 秒對嘴唱跳短片席捲全台中小學!

前陣子打開 IG 限時動態常被的愛心手指舞洗版洗到吐嗎?這個節奏感強的素人影音App「抖音」(Tik Tok)早已風靡中國、韓國甚至掃蕩了台灣中小學校園,回家問親戚小孩,沒下載抖音的早已落伍了。到底這股唱跳風潮到底怎麼來的,抖音是如何收割台灣年輕人的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sGMMXJ0DKA

只憑 15 秒魅力,抖音狂掃台灣中小學生

打開抖音 App,直接出現全版的素人影片動態,一則一則往下滑就可以欣賞各式 15 秒的創意短影音,其中不少的剪輯效果甚至媲美韓國 MV,非常專業!看完範例後,使用者選擇歌曲版型、視頻編輯、特效等技術讓視頻更具創造性,而不是簡單地對嘴型。

就是這種自創、滿足表演慾、社群分享的創作影音,讓不少年輕學生紛紛陷入抖音的魔力。

2016 年在中國上線的抖音,可以說是今日頭條的孵化產品,曾獲得來自今日頭條數百萬人民幣的天使輪投資。但因為相似度高的使用者介面、都是搭配音樂對嘴的 15 秒短影音平臺,主要客群也主打 18 到 24 歲的年輕人,一開始被視為是「音樂版Instagram——Musical.ly」的中國仿效者。

直到 2017 年 3 月,因為中國相聲演員嶽雲鵬在微博上的轉發,抖音才開始受到中國網友關注。

人人都可以成為剪輯大師,抖音操作簡易又滿足虛榮感

2017 年是短影音爆發的一年,快步調的生活節奏,讓用戶愈來愈傾向於用碎片化時間來接收速食式的媒體內容,無論是 Instagram、Snapchat 或臉書等都推出的限時動態,都看準了短、快、即時的訊息流社群傳播趨勢。再加上直播和網紅經濟,變相帶動了 5 分鐘以下短影音的崛起。

如果說 Musical.ly 是音樂版的 Instagram,那麼說抖音是音樂版的 Snapchat 一點也不為過。中國的年輕用戶已經把抖音當成社交日常,每天花 1 至 2 小時,錄個影音分享給朋友,上傳平台,玩的是技術創意,也是喜受被觀賞的樂趣

就像是年輕人的 KTV,抖音走的是新潮娛樂化路線,做的是內容泛化。目前,抖音的用戶層已經呈現出低齡化的趨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zUwsVoCfCI

要錄製一段專業會紅的抖音,不只需要節奏感,連剪輯效果也要摸索,但是抖音提供了很好的「技術流」。抖音內建的功能,可以改變拍攝速度、剪接、加入特效,就像是小型剪接軟體,用這些技術就能拍出 MV 的效果。

如果真的是影音白癡,抖音正式軟件的下方,就是一個抖音影音教學軟體,滿滿的知識點。使用者之間不但可以互評,也會另外到 Instagram 或 Youtube 上拍攝教學影片,讓好奇的玩家也能完美複製自己的作品。手把手帶大家成為影音剪輯專家,這種「簡單、好玩」的特質,直接打趴其他越做越複雜又無法互動的剪輯軟體

跟風網紅、韓國歐爸,抖音台灣客群太低齡被網友抵制

不過若只有素人的一窩蜂,抖音終究只是地區性的互動軟體,但自從中國網紅、韓國藝人的加入後,抖音順利打入校園。包括因韓星李鐘碩、南柱赫爆紅的扶下巴影片,以及台灣的網紅「這群人」、「放火」的加入,都是吸引許多年輕人加入抖音模仿的誘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DnN3IrQOHg

但抖音燒的火紅卻也出現被抵制的風波,前陣子在 Dcard 有許多網友討論,Youtube 和 Instagram 滿滿的抖音廣告,讓人看得很煩,下降的影音素質也成為網友惱火的一點:

「太多智 X 國中生 8+9 玩了,所以很多人會覺得討厭」
「我也會看,但是就是偶爾無聊看看的,但是看久了會發現上面屁孩他媽多」
「下載過哈哈哈,但其實裡面的高中大學生都很少,小學國中生最多」
「抖音一堆國小生國中生都在拍,留言都是互關按愛心呦,那麼多愛心都馬是騙人的,年齡層太低已刪除 App」
「真的不知道在紅什麼,看完直接尷尬癌發作」
「音樂還好,主要是他們的表情跟動作很想補一拳」
只有不會跳舞的人才會想用這款 App 滿足虛榮心
「學跳舞的看到這個被說帥真的想殺人」
「像指揮交通一樣,醜死真的醜死」
「手在那邊比就是跳舞?笑死人」

雖然台灣的抖音使用者被批評的有點慘,不過也有不少網友認為,只有國際版的 App 才會這樣,中國版本的抖音影片內容,完全和台灣的不一樣:

「其實中國版抖音水準不差,只是被台灣小屁孩拉低水準」
「我只看大陸人拍的抖音,因為真的拍得蠻用心的」
「大陸版的抖音真的還比較有趣…國際版的不堪入目超台,有的時候不小心看到,耳朵眼睛都受傷害」
「台灣玩抖音全都 89,大陸玩抖音很正常很帥,選我正解」
「哈哈哈我只看大陸的抖音,各種動物小孩超可愛,還有一些技術流或運鏡其實打發時間還不錯」

看來地區性內容品質的不一而引發安接受度問題,以及廣告的頻率已開始影響用戶體驗。如何做好內容分發、處理好廣告和用戶體驗上的矛盾,將會是 2018 年抖音需要解決的問題。

——

參考資料來源:
東方日報 〈短視頻火爆 抖音成去年大贏家
Oops 新鮮事 〈 「抖音」這APP現在超紅?網:一堆屁孩、影片不忍直視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 短视频迎来消费升级:抖音崛起,原因几何?
香港矽谷〈今日頭條孵化、抄襲美國短視頻軟件的「抖音」火了,它是如何收割年輕人的?
天下雜誌〈收割小學生,15秒影音APP「抖音」紅什麼?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 :  抖音 YouTube 。)

延伸閱讀

跟「臺灣吧」學社群經營:經營官方 Instagram 帳號超完整指南
全台小編爆發「旅蛙改圖潮」,杜蕾斯、故宮、迷客夏社群操作誰玩得最好?
神級影集《黑鏡》釋出台灣極短篇「安全模式」,諷刺台灣人的社群成癮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