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每次開啟 App 時,是否會意識到該程式正在使用你的哪些隱私資料?中國百度公司董事長日前語出驚人認為,中國網民願意為了便利自願出賣隱私。其實不只中國,全球的 App 都在提高隱私取用許可權,難道為了用網路犧牲隱私自由已經是不得不為的趨勢了嗎?(責任編輯:楊采翎)
百度公司董事長李彥宏日前表示,多數人願意用隱私交換便捷性或效率,引起爭議。陸媒在微博調查顯示,超過 8 成網民擔心 App 洩漏隱私,但 9 成受訪者仍會繼續使用這些行動應用程式。
華西都市報這項「網民願意用隱私換取便利?說的是你嗎?」的調查,3 月 30 日在微博平台進行,詢問網民對使用外賣行動應用程式(App)隱私的看法。
在參與調查的 89 人中,超過 6 成受訪者每周至少叫 2 次外賣,55.95 % 的人會填真實資訊,一半人的人所留地址會精確到門牌號碼。
對於使用這些 App 是否擔心洩露隱私,84.09 % 的受訪者表示擔心,在這些對隱私表示擔心的受訪者中,90.54 % 的人坦言,還是不得不使用這些 App。
即便未經消費者同意, App 還是會自動蒐集隱私資料
報導說,經過實測,一些外賣 App 首次打開使用時,會要求手機定位許可權,一款App 雖然用戶禁止手機定位,仍未經授權自行開啟「訪問聯繫人」、「訪問通話記錄」以及「訪問短信/彩信」等涉及隱私安全的選項。
報導表示,像這類未提示就直接開啟一些隱私安全許可權的 App 還不少,包括下載次數達 2.6 億次的某地圖 App、下載次數達 4.5 億的某影音 App,而這個影音 App 除了「使用攝像頭」、「錄音」等授權,還自動開啟了「訪問聯繫人」與「訪問日程」等許可權。
此外,還有一些軟體,用戶必須開啟相關許可權,否則不能使用。
無論 Android 或 iOS App 都提高了獲取用戶隱私許可權
今年 1 月 17 日,騰訊社會研究中心與 DCCI 互聯網數據中心聯合發佈的「2017 年度網路隱私安全及網路欺詐行為分析報告」說,2017 年下半年,Android 手機 App 中有 98.5 % 都在獲取用戶隱私許可權,較上半年成長 2%;而 iOS 則是 81.9%,較上半年提高 12.6%。
有網民對此表示,並不贊成提供過多隱私,但「很多時候是不得不」。
——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憂App洩隱私 陸網民無奈還是得用 〉,首圖來源:PIXABAY ,CC Licensed。)
延伸閱讀
中國網路實名制又更進一步:以後 IP 就像身分證字號,一輩子跟著你!
奇虎 360 跳出來評論臉書資安問題,中國軟體才更讓人擔心吧?
【資安沒事兒?】Airbnb 甘心賣掉房客資料,只為順從中國市場一條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