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以前看過一篇文章,是某知名粉專發布的,在寫一個創業者的故事,找了好久都找不到了。後來再一次看到這篇血淋淋的故事,不管是不是真的,都充分說出了創業者的心酸。創業維艱,創業維艱,創業維艱,因為太難了,所以還是得說三次。(責任編輯:林子鈞)
本文經公眾號 槍所(ID:ilovegunzo)授權轉載,若有轉載需求請洽詢該公眾號
提到自己的 CEO 身份,你覺得最大的誤會是大家對你工資的猜測。你聽到人們在背後說的最多的一句是 「都當老闆了還這麼摳」。
員工們總是抱怨「錢都被老闆賺了」,然而事實上大部分 A 輪以前的公司,CEO 都會儘量少拿或者不拿。融完了 A 輪可以給自己漲漲工資了,可還是只能開一個滿足自己日常開銷的價格。
只有你的投資人和你自己知道,你每個月給自己發的工資,只有區區兩萬五台幣。
投資人都看不過去了,心疼你自己工資還沒有你給工程師開的多,無數次暗示或明示你可以給自己漲漲工資。 你根本捨不得,「公司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了,錢得花在刀刃上」。
技術、市場、產品,這些字眼在你看來都是錢。這些高精尖的「互聯網人才」們不光工資要的高,對工作環境也有高要求。
員工們根本不知道,他們在這「高大上」的 SOHO 裡喝一天的咖啡,你就得為每個人付一千塊的房租。 不管賬上有多少錢這也不夠花啊。
合夥人問你階段這麼早為什麼不找個便宜的地?只懂技術的他根本不知道, 便宜的地兒根本招不到人 。
關於合夥人
關於合夥人,你也有很多話想說。
員工們總覺得合夥人都是領導,和老闆一樣有錢的那種領導。
而你看到的,是各種撕破臉大戰,是各種不服,是各種哥們變仇人。
而你創業不惜花重金和高股權,請來了有 BAT 背景的產品經理出任 CTO。他終於帶著自己的團隊來到你的公司時,你覺得很高興, 你覺得你們的產品馬上就能改變世界了 。
除了一些磕磕絆絆和業務上的爭論,總體來講還是挺和諧的。CTO 還說公司可以節省一些開支, 讓技術部的同事們階段性兼職 。 你覺得很高興,畢竟這些碼農都太貴了。
三個月以後,CTO 帶著團隊離職創業,完整地 copy 了你的業務模式, 迅速做出了一模一樣的項目並且已經開始招募運營合夥人,還成功融到了比你上一輪更多的錢 。
他的新聞報導鋪天蓋地,而你和你的項目,已經打算消極抵抗坐著等死了。
關於早期員工和招聘
好不容易你確定了改變世界的 idea,找到了你和你搞基搞到緣定三生的合夥人,你們在北京五環外的大廈裡 Brain Storm 三天三夜完成最短產品邏輯路徑確認,捋清了業務流程。
你覺得很高興,你要開始招聘了。
然後你突然發現,你們還沒有 HR。
獵頭的價格你根本付不起,於是你只能自己上。
產品經理告訴你得重點關注工作了多少年,有沒有項目經驗;營銷告訴你得問問他寫過多少篇 10W+,還順便教了你怎麼辨別數據是不是刷的;RD 哭著求你至少招一個女工程師,要是胸大他甚至願意自己補貼一萬塊薪水
於是你開始變身首席聊天官。
百度、阿里、騰訊、新浪、網易樓下的咖啡館裡到處都是你的身影。 堅持不懈之下終於有人鬆動了意願說可以考慮一下,結果:

你好不容易聯繫上了各個行業的大咖,跟人成宿成宿的聊情懷,聊夢想,聊產品,聊待遇,當你以為你們已經是共穿一條褲子的關係,終於可以為你的團隊招來一名大牛的時候,他跟你來一句,「嘿,兄弟,恭喜我吧,騰訊給我發 offer 了!」。
關於團隊建設
等見到咖啡就想吐的那一天,你終於搭成了一個奇形怪狀歪瓜裂棗的草台班子。
運營可能暫時用不到,但粉專還是得要的。你找了個大學實習生幫你寫粉專,畢竟這年頭只有學生最便宜。
BD(Business Development)的事兒交給別人你還不太放心,於是你自己印了另外一套名片:上面寫著業務經理。這樣你終於敢拉下臉來討價還價,給公司爭取最大的利益。
在你天天跑來跑去談業務的時候,員工們都以為你消極怠工在外面花天酒地 。裝了一天孫子,回來聽員工們匯報一天的工作進展,還被當成了擺老闆架子管的太嚴。
你覺得週末休息兩天時間太長了,但員工們都信仰著「雙休神聖不可侵犯」。週末你經常獨自在公司加班,偶爾也能遇到來公司蹭網蹭空調的剛畢業的單身青年小張。
披星戴月地幹了六七個禮拜,好不容易熬到產品快上線了。為了趕進度你不得不帶著不情願的員工們加班,而你能相處唯一的安慰方式是自掏腰包天天請他們吃飯。
但在某一天早上你還是發現你的核心工程師消失了。他還帶走了幾個月前你為了招他入職送他的 HHKB(Happy Hacking Keyboard,一個很棒的鍵盤)。追問下你終於知道是被別家公司雙倍薪水挖走了,你才突然想起來他入職時合約里根本沒有保密條款……
關於融資和 FA
講真的這一段我真的不忍心寫。
作為一個創業公司的 CEO,你可能這輩子受過最大的委屈都在「融資」這件事兒上了。然而融資之前你天天看著科技媒體上的「融資簡報」苦笑,融資之後你還是天天看著「融資簡報」苦笑。
自己的錢快燒完,必須得找點投資讓公司活下去了。
你第一個想起來的是上個月一個會上認識的 FA(財務顧問,本質上做的是企業的融資中介),他雙手給你名片的時候笑的極為真誠,「有融資的需要你儘管找我好了」。你約他在創業大街上的咖啡館見面,他說不如你先回去做個 BP(商業計畫)。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你只能自己一家一家投資機構去聯繫,克服了演講恐懼症去參加路演,拚命參加各種創業者社群和沙龍,在各種會上見到人就發名片,參加完會趕回公司接著加班……
那一個月你喝了 67 杯「總理咖啡」和 32 杯「京東奶茶」,就兩家對你感興趣,其中一家還想跟你簽對賭(沒有達到目標,就必須針對投資人做出條件賠償)。
找老父親借了五十萬把大家的工資發了,終於熬到有一個機構拿來了 TS(投資條款清單,Term Sheet)。不過他們簽之前還對你說了一段話讓你終生難忘:
「我們很喜歡你的團隊,但這個市場競爭太激烈了。2C 的市場我們覺得你機會不大,你們要不要考慮做 2B 呢?」
「如果你們願意做 2B 的話,我們願意多投你 100 萬。你說好不好啊?」
給你說個笑話,我是個 CEO
創業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你每天都充滿了焦慮和無助。
每天過的就像大姨媽來了一樣焦慮急躁胸悶,壓 力大的要用洛健才能拯救半禿的頭皮, 最操蛋的是還要裝成若無其事氣定神閒的樣子。
你一邊吃烤串大排檔,一邊談幾個億的估值。
時間太少,高速上開車聊項目,差點出車禍,驚魂未定也得接著話題繼續聊,好像剛才的事兒沒發生。
總失眠,總感覺身體被掏空,你每天強迫自己鍛鍊一小時才能扛過巨大的體能消耗。剛需、痛點、風口整天掛嘴邊。
不知不覺又加班到了凌晨三點,你從窩了一晚上的老闆椅裡站起來,想活動活動僵硬的身體,一扭頭,就看見了窗外北京零星的燈。
你忽然覺得有些感動,拍照,發朋友圈,配文:「加油!」
而你的員工在天亮以後一邊兢兢業業點贊,一邊在心裡默默罵:媽的智障。
你的桌子上永遠放著一本 《創業維艱》:
但是,你知道自己必須是整個公司堅持到最後的人,合夥人走了可以再找,高管走了可以再招,沒錢了可以再融,可你要是放棄了,公司就真沒了。
馬雲說過:「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大多數人都死在明天晚上,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見到後天的太陽。」
可能你的公司還沒有成為獨角獸
可能你的產品還沒有拿到千萬用戶
可你的公司還活著
熬過資本寒冬,你才有機會改變世界
記住,You’re CEO.
–
謝謝創業者,辛苦了
給軟體工程師、創業者的一封信:別學 Google!因為你不是、也不會成為 Google
兩個文組學生創業者的深談:「不會寫 App,不代表你不能創業」
(本文經 槍所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給你講個笑話,我是創業公司 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