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工作被 AI 取代機率小於 0.7%,考古系要脫離冷門科系了嗎?

工業革命興起時,人類擔心勞力被機械取代,如今,AI 技術在你我生活中運作,從臉部辨識、AI 新聞、機器人服務生、無人車技術等,維繫著人類的發展歷程。機器已經進步了,那人類呢?

AI 技術的提升,無疑可以取代人力的空缺,甚至造成「多餘的人口」,也暗示著未來就業金字塔的重新洗牌。2004 年,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 Frank Levy 教授和哈佛大學的 Richard Murnane 發表了關於就業市場的研究報告,當時認為卡車駕駛不可能被 AI 取代。然而,僅僅10年後,谷歌和特斯拉讓這一切不再是想像,而是現正熱映中。

專業分工的遺毒:人類專長越少越容易被取代

工業化後,社會要求各行各業各司其職,人類的技能再也不像祖先,要狩獵、捕魚、採食等,只要做好份內的事就可以存活。存活,已不再是挑戰。

但這個事實,卻讓演算法有機可趁。事實上,隨著時間的推移,用 AI 代替人類變得越來越容易和簡單。古代的狩獵採集者為了生存而掌握了各種各樣的技能,這就是為什麼設計獵人機器人十分困難的原因。這樣的機器人必須多工作業,知道如何準備石頭上的矛尖、在森林中找到食用蘑菇,追踪猛獁象,甚至與其他十幾名獵人合作設陷阱等。

反過來看,醫師或卡車司機的專長就簡化多了,只要研發專精這個領域的 AI 替代這些職業變得更容易,AI 甚能自我學習,超越人類在專長事物的學習速度。因此 99% 的人對未來多數工作而言,將顯得多餘,被 AI 從勞力市場中擠出來

2013 年 9 月,兩位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 Carl Benedikt Frey和Michael A. Osborne 發表了〈The Future of Employment〉,他們調查未來20年內不同職業被 AI 接管的可能性,他們估計 47%的美國就業機會處於高風險狀態。到 2033 年,人類電話推銷員和保險承銷商將失去工作的可能性有 99%。體育裁判也有 98% 的被取代可能。

圖片來源: flickr

這些不會被取代的職業:考古、藝術

2033 年 AI 取代考古學家的可能性僅為 0.7%,因為考古學家的工作需要高度複雜的模型鑑定,而且此工作並沒有巨大的利潤。企業或政府不可能會做出必要投資來自動化考古事業。

另外一項則是藝術。

WordPress 的母公司 Automattic 的程式設計主管 John Maeda 表示,在檢視人工數據時,常發現對少數族群的數據排擠,當利用這些歧視性數據做出產品的設計決策時,會使工程師忽略大量的人口。「計算機並不擅長包容,他們善於排斥,因為他們只是基於過去的數據,包含未來思維設計師的商機。」

Maeda 以黑豹的熱賣為例。 「當你看到這些數據時,AI 無法預見黑人超級英雄的電影將會大賣。」

從教育根本解決,培養不斷學習的多工能力

若 AI 的效能繼續快速增強,學校教育根本無法應付強大的科技取代。學生在學校所學可能與他們 40 歲的人生毫無關聯,甚至有畢業即失業的可能。

因此,傳統就學、就職的職涯訓練將會完全過時,不再適應人類社會的變遷。人類若要存留在這場與 AI 的競賽中,唯一方法就是不斷終生學習並重複改造自己

參考資料來源:
IDEAS.TED.COM 〈The rise of the useless class
CO.DESIGN 〈The Most Important Design Skill For An AI-Dominated World
電腦玩物 〈 美國民眾擔心 AI 造成失業,過半認為威脅比移民更大〉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 flickr , CC Licensed。)

AI 還可以做這些事

律師要失業了?以色列 AI 完敗人類律師,26 秒搞定人類 92 分鐘工作
以色列研發人臉辨識 AI,比中國還猛的 99% 辨識準確率是想嚇死誰
幫 NASA 找外星人、找遺傳疾病的解藥:Google Brain 改變世界的下一步?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