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興櫃增加「電商類」,電商業者以後不需要掛資訊服務業上櫃了!

櫃買中心為了配合政府 5+2 產業創新政策,掛牌產業即將新增電子商務類,藉此鼓勵台灣電子商務創業者進入資本市場。

首波適用的有商店街、尚凡、數字、網家、夠麻吉、創業家等六家上櫃公司。這次變動是基於 2017 年 12 月 27 日修訂的「上櫃公司產業類別劃分暨調整要點」,新增了「電子商務」類別, 2018 年 3 月 12 號開始實施。

根據經濟日報報導,未來初次申請上櫃公司或上櫃公司於年度財務報告申報後,若符合主要經濟活動係經由網際網路或其他電子媒介從事商品所有權移轉或提供服務之商業交易行為,且最近二年度來自電子商務項目之營收均達 50% 或最近一年度達 80% 以上,並且檢具簽證會計師出具之評估意見者,即可申請劃分為電子商務業類。

台灣電商新創上櫃後都表現慘淡,專設類別可以成為強心針嗎?

號稱台灣最速上櫃傳奇的「創業家兄弟」,自 2016 年 10 月上櫃後卻從來沒有再超過上櫃時的股價,曾經在台灣聲勢震天的 Gomaji 也是類似的情況。

相對來說創立歷史較長的「愛情公寓」創始公司尚凡,也歷經了 33 個月的虧損,才迎來獲利曙光,股價也從當初上櫃時的 187 元掉到現在約 45 元。

雖然新增了「電子商務類」的類別絕對是個美意,免去了過去電商從業者必須要用「資訊服務業」上櫃的窘境,更可以讓相關從業者感覺受到尊重,同時還可以加強相關中小企業願意踏入資本市場的意願,但更重要的是根本上環境的改善和政策上的推動、利多,這才是真正實際的東西。

電子商務,你該知道的

2017 年營收 333 億台幣,台灣電商股王 momo 今年會拿出什麼好招?

穩坐台灣最大行動電商!1200 萬用戶的蝦皮,怎麼做到的?

政府追繳臉書廣告 20% 稅,電商業者:這樣罰下去台灣電商真的會倒一片

參考資料

國內財經:上櫃電商類股即將上線,商店街(4965)等六家上櫃公司12日納入

電商類股 首批六檔入列

2018年3月上櫃新增「電商類股」 鼓勵電商新創事業進入資本市場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 CC Licensed )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