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推薦這本書】身為領導階層的你是否也有以下疑慮:被分到始終不見起色的 team 該如何提升士氣、殺出血路?一個差勁團隊難道沒有出頭天的一天嗎?
看看世足賽的英格蘭隊吧,根據 BBC 的報導,在面臨巨大壓力下,英格蘭隊成功挺進準決賽,但你知道,那位在場邊老穿著小背心的英格蘭隊 Southgate 教練,其實運用了海豹部隊的壓力管理法嗎?
本文將摘錄《主管這樣帶人就對了:向海豹部隊學習管理之道,讓部屬願意跟著團隊方向前進》,由海報部隊軍官用親身的血戰實歷娓娓道來帶領部屬之道,打造戰無不勝的高績效團隊。(責任編輯:林厚勳)
在海豹部隊的訓練過程中(老實說,是整個海豹部隊的軍旅生涯),每個階段都充滿競爭,不論是比賽、競技,或各項競賽。在基礎水下爆破訓練課程裡,教官們經常提醒學員:「要成功就得付出代價!」
在魔鬼週艇員間的比賽,獲勝隊伍的獎勵是可以在下一場競賽作壁上觀,讓他們在令人筋疲力盡、馬不停蹄的體能考驗中,得到多幾分鐘的短暫喘息時間;但是不允許睡覺,只可以坐著,因為休息已經是求之不得的恩賜。在成功必須付出代價的觀念下,這樣的規則導致一個必然結果――假如輸了,那真的很遜。而第二名的小組,用教官的話簡單講,就是「落榜的榜首」。
至於那些表現很差,遠遠落後其他學員而成績墊底的,則會受到特別的處罰――教官們給的「特殊照顧」,在已經讓人吃不消的魔鬼週課程下,再進行額外的體能訓練。在此同時,獲勝的艇員除了可以在下一場競賽中坐著慶祝外,更重要的是,會多出幾分鐘的時間,使身體暫時免除又濕又冷的不舒服。
在每項比賽裡,都有表現傑出的人員。特別是在魔鬼週,有一組的艇員表現最為優異,那就是第二組,他們幾乎在每個單項比賽中獲勝。這一組艇員每次對自我的要求都非常高,工作時同心協力,運作起來就像一支團隊。第二組不但有位傑出的領導者,每位艇員似乎也都非常積極而且表現良好。他們能彌補同袍的弱點,彼此之間互相幫忙,也一起為勝利感到自豪,這是他們實至名歸的成果。每次獲勝之後,第二組的艇員即可享受短暫的休憩時光,其他組學員則要進行下一項比賽。雖然第二組艇員每個人身上同樣濕漉漉地,同樣疲累不堪,但我看見他們的臉上大多露出笑容。他們的表現真的很棒,一直在比賽中獲勝,所以士氣也非常高昂。
在此同時,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第六組的表現也是非常的突出,他們幾乎在每項比賽中墊底,經常大幅落後於其他組別。他們完全未發揮團隊精神,每個人像是單打獨鬥,只會遷怒和責怪隊友。我們大老遠就可以聽到他們互相吼叫和咒罵,指責隊友沒做到自己的本分。每位艇員只關心自己的痛苦和不滿,艇長當然也不例外。他一定知道他們那組的表現很差,但是在他以及其他組員心目中,似乎認為無論再怎麼努力,都無法改變現狀。毫無疑問地,糟糕透頂的表現是必然結果。
沒有糟糕的團隊,只有差勁的領導者
「長官,你最好趕快帶領你的艇員把橡皮艇划走!」二等士官長對著第六組艇長喊著。這位士官長身材高大,他犀利的目光不論對於戰場上的恐怖分子,或是受訓的學員來說,都讓人感到害怕。他本身是一位優秀和令人敬重的領導者,已經指導了許多年輕的資淺軍官。現在,對於第六組糟糕透頂的表現,士官長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解決方案。
「我們把最好和最糟這兩組的艇長對調,看看會發生什麼事!」士官長說。相同笨重的橡皮艇、同樣疲憊不堪的艇員、冰冷的海水和同樣在身上摩擦著的沙礫,相同疲勞狀態的艇員在具有挑戰性的比賽中互爭高下。現在其他因素都一樣,只有艇長所在的組別換了。
「會有什麼改變呢?」我納悶著。
這樣的更動也立刻讓其他海豹部隊的教官們都知道。「第二組和第六組的艇長集合!」教官用大聲公喊著,兩位艇長隨即出列並立正站好。「你們兩人的角色互換,負責帶領對方的艇員。第六組艇長,從現在起你是第二組的艇長;第二組艇長,從現在起第六組由你來帶,清楚嗎?」教官這麼下令。
第二組艇長聽了當然很不高興,我確信他討厭離開自己營造及熟知的團隊。無疑地,他對艇員們的優異表現引以為傲,現在新的任務不但得帶領一群表現糟糕的艇員,同時極有可能會引來教官們不必要的注意。然而,就這一點他不敢跟教官試圖爭論,在毫無選擇的情況下,他充滿決心地接受了這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
反觀第六組艇長則是喜形於色,很明顯地,他認為之前被安排到表現很差的那組擔任艇長,純粹是籤運不佳,根本不是他的錯。在他心中,覺得不管做怎樣的努力,第六組還是無法鹹魚翻身。他的臉上表現出正義終於站在我這邊了的想法,更覺得新任務對他來說將是輕鬆容易。
接受對調職務的指令後,兩位艇長各自就位,站到他們新艇員的前面準備進行下一項比賽。跟之前一樣,艇長們接到了命令,接著向艇員簡述任務內容。
「待命… …衝!」口令一出,大家奮力向前。
我們看著各組艇員扛著橡皮艇快跑並越過沙丘,然後爭相划向衝浪區那片漆黑的水域。他們跳上橡皮艇死命地用力划,克服了洶湧的波濤,接著把艇弄翻後扶正,每個人又回到艇上繼續使勁地划向沙灘。教官們車上的燈照向橡皮艇邊緣的黃色油漆,但我們看不清艇上的編號。此時,有兩艘艇在最前面,速度幾乎是齊頭並進。沙灘有半英哩左右,教官的車也跟著,艇員們則往岸上的方向划著。當橡皮艇被車頭燈照到時,上面的數字清楚可見,第六組在最前面,而且一路領先地通過終點線,剛好在第二組前面,比賽結果是第六組贏得勝利。
怎麼可能只調動艇長一人,第六組的表現就一飛衝天?
同樣是第六組,在相同的條件下換了新領導者,竟然可以由敬陪末座,搖身一變成為班上表現最優異的一組。他們組裡原先的謾罵與沮喪隨之煙消雲散,教官們需經常留意與特別觀察的情形亦不復見。要不是目睹這驚人的轉變,我可能也會感到懷疑。不可否認,這是一個「絕對責任」的明顯例子,它展現了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事實,那就是沒有糟糕的團隊,只有差勁的領導者。
怎麼可能只調動了艇長一個人,就讓這組的表現在團體中一飛衝天?答案就是,領導力是任何團隊表現中最重要的單一要素。團隊的成敗與否取決於領導者,他的態度為整個團隊做了定調。領導者驅動著團隊表現,做和不做而已,這不光是針對整個團隊中最資深的領導者,對其他層級的領導者一樣適用。
海豹軍官的領導原則
- 落實標準的施行
當領導者驅動自己的團隊締造更高水準表現,成為「絕對責任」典範的同時,他們必須體認身為領導者,既然有所謂的標準,就不在於你口沫橫飛講了多少,而是你能容忍到怎樣的程度。不論以口述或書面的方式設定預期目標,如果未達標準的表現能被接受,而又沒有人須承擔責任,那麼這些未達標準的表現就會變成新的標準。因此領導者必須盡力落實標準的施行。雖然未達標準不見得會產生立即性的嚴重後果,但領導者必須確保動作能夠再三重複,直到達成預期進步的水準表現。領導者推動標準執行的過程中,可用鼓勵的方式讓團隊善用「絕對責任」的觀念。
- 運用強制力,讓不同成員合作
領導者必須融合團隊中不同的元素,讓成員間互相幫忙,並專注於如何以最好的方式完成任務。以前面所述在基礎水下爆破訓練中艇長的例子,好比說第六組,大多數的人都想成為贏家,只是通常他們不知道如何進行,或只是簡單地需要激勵或鼓勵。團隊就是需要強制力,讓不同的成員共同合作,戮力達成任務,這就是「絕對責任」的真正意涵。
一旦絕對責任的文化深植於團隊裡的每個層級,那麼整個團隊就會有更優異的表現,即使原來強而有力的領導者暫時不在陣中,團隊的表現仍會持續進步。在戰場上假如關鍵的指揮官倒下了,平時針對潛在事故的訓練,對於團隊能否成功就扮演著關鍵的角色。況且,命運給任何行業或團隊所造成的情況總是未知數,當有需要時,每個團隊都得有年輕的領導者,能延續或暫時接替他們主管的角色和責任,才能繼續執行團隊任務,並達成最終目標。
—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主管這樣帶人就對了:向海豹部隊學習管理之道,讓部屬願意跟著團隊方向前進》,由 久石文化 出版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Pixabay, CC Licensed。)
延伸閱讀
領導者記住這五大點,提升領導力的同時還能培養領導魅力
微軟 CEO 納德拉,是如何接手蓋茲的微軟帝國,帶領公司重返榮耀的?
員工滿意度高達 96 %!臉書馬克如何利用「心流原理」,讓員工有成就感又熱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