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關注這則新聞】2017年第四季,全球智慧型手機銷售量較去年同期下滑了5.6%,這是自2004年以來,首度出現這樣的情形。其中手機龍頭三星、蘋果分別下滑3.6%和5%,華為、小米卻都逆勢上升超過7%。

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產生了什麼化學反應?以下是國際研究機構Gartner的分析。(責任編輯:康陳剛)

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表示,2017年第四季全球智慧型手機對終端使用者銷售量(以下簡稱智慧型手機銷售量)總計 4.08億支,較2016年第四季下滑 5.6%。這是自 2004年 Gartner開始追蹤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以來,首度出現較前一年同期下滑的紀錄。

Gartner 研究總監 Anshul Gupta表示:「2017年第四季智慧型手機銷售不振有兩個主 要因素。首先,缺乏高品質的『超低價』智慧型手機,加上使用者偏好購買優質的功能型手機,使得消費者從功能手機升級至智慧型手機的需求趨緩。其次,智慧型手機用戶換機時都傾向於選擇高階機種並延長使用年限,拉長了智慧型手機的換機週期。雖然市場對高品質、4G連網和拍照功能提升的需求依然強勁,但現有的功能升級跟不上 消費者的高度期待,也造成智慧型手機銷售疲軟。」

2017年第四季,三星仍居冠軍寶座

2017年第四季三星(Samsung)銷售較前一年下滑 3.6 %,卻仍舊擊敗蘋果(Apple)繼續蟬聯全球最大智慧型手機廠商寶座(見表1)。

儘管三星 Galaxy S8和 S8+初期銷售遲緩,但整體來說這兩款產品相當成功,協助三星拉抬了整體平均售價。三星在今年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上發布的 Galaxy S9和S9+,可望繼續推升三星 2018年首季的智慧型手機銷售 。雖然三星的主要銷售量偏向中價位和入門機種,而這類產品目前都 面臨極度激烈的競爭,對營收貢獻逐漸下滑,但若下一批旗艦智慧型手機能夠成功,該公司的獲利和平均售價可能還會有所提升。

與2016年同期相比,2017年第四季蘋果雖然市占穩定,但 iPhone銷售卻下滑了5%。Anshul Gupta認為:「儘管蘋果在2017年第四季推出三款新的智慧型手機:iPhone 8、iPhone 8 Plus和 iPhone X,但在表現上卻不如預期,主要原因有二。第一,iPhone X延遲上市導致升級至 iPhone 8和 8 Plus的速度變慢,因為消費者都等著試用更貴的機種。第二,零組件短缺和產能吃緊拉長了 iPhone X的交貨週期,直到去年 12月初才恢復正常。我們預期 iPhone X的強勁需求,可能遞延至 2018年第一季才會開始帶動蘋果銷售數字提升。」

華為和小米— 2017年第四季智慧型手機大贏家

華為和小米是2017年第四季唯二銷售量較去年同期成長(分別增加7.6%和7.9%),且市占率上揚的智慧型手機廠商。華為在這一季推出 Mate 10 Lite、Honor 6C Pro和 Enjoy 7S等新款智慧型手機,讓旗下智慧型手機更具吸引力。

另一方面,由小米和紅米品牌組成的智慧型手機產品組合極具競爭力,除了讓該公司在新興亞太市場加速成長,也有助於小米奪回在中國大陸市場流失的市占。

Anshul Gupta指出:「華為未來的成長契機在於贏得新興亞太地區和美國的市占率;至於小米在中國大陸以外的最大市場是印度,並在當地持續高度成長。而印尼和其他新興亞太市場銷售的上揚,也將推升小米成為全球性的強勢品牌。」

2017年全球智慧型手機銷售量總計超過 15億支,較 2016年 增加 2.7%(見表2)。排名第三的華為2017年市占提高並持續接近蘋果。整體而言,全球前五大智慧型手機裡中國大陸廠商市占率加總增加了 4.2個百分點, 而三星與蘋果這前兩大廠商的市占率卻維持穩定不受影響。

在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 (OS)市場方面,Google的 Android擴大領先幅度,拿下 2017年整體市場 85.9%的佔有率(見表3),較前一年上揚1.1個百分點。Anshul Gupta表示:「每年這個時候智慧型手機市場競爭激烈,趕在 MWC大會之前,三星、諾基亞(Nokia)的 HMD、華碩和 LG等各家手機製造商都宣布將推出新款 Android智慧型手機。」

(本文訊息由 Gartner提供,內文與標題經 TechOrange 修訂後刊登。新聞稿 / 產品訊息提供,可寄至:[email protected],經編輯檯審核並評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首圖來源:geralt,CC Licensed。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