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比爾蓋茲一向很喜歡發表自己的產業觀點,這次他表示中國在 AI 上不會超越美國,你們認同嗎?(責任編輯:林子鈞)

本文經 AI 新媒體量子位(公眾號 ID:QbitAI)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繫出處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怎麼看當前AI發展態勢?

在近日接受 CNN 採訪中,他就向記者 Fareed Zakaria 給出了回答。

總體而言,比爾‧蓋茨的核心觀點是:雖然中國 AI 發展迅速,扶持力度巨大,但他不認為中國能在AI方面超越美國,中國的位置會是第二名。

為何有這樣的結論?

比爾蓋茲:「若讓我了解 AI 的奧秘,我可以創造市值 10 倍於微軟的公司」

更早之前,這位微軟創始人已經高調談過對 AI 價值的看好。他甚至公開說過,「如果能真正破解 AI 的奧秘,我能打造一個價值 10 倍於微軟的公司。」

而且在美國,不少人默認這樣「破解 AI 奧秘」的公司仍然會誕生在美國

所以記者 Fareed Zakaria 問比爾‧蓋茨,中國當前 AI 勢頭很猛,扶持力度很大,中國會贏得 AI 的統治權嗎?

比爾‧蓋茨說了:No.

中國無法撼動美國領先地位

首先,他認為美國的先發優勢目前仍然明顯。

比如微軟、Google 和 Facebook,以及其他一些科技公司,目前仍然在引領全世界。

其次,在核心科技相關的學術研究中,美國也處於領頭地位。

比爾‧蓋茨認為,這兩點能比較明確地判斷核心技術競爭座次。

此外,比爾‧蓋茨不否認中國政策對於 AI 發展的扶持推動作用,但他也提醒說,AI 應用除了提升生產力,還能應用於軍事等領域,而從歷史進程來講,美國軍事研發方面與新科技誕生關係密切——這是其他國家所無法比擬的

綜上原因,比爾‧蓋茨並不認為中國可以在 AI 發展上對美國彎道超車。

而且比爾‧蓋茨似乎也不希望後來居上的事情發生,因為可能會同時引發很多問題,比如重塑就業市場

對於中國的 AI 實力,比爾‧蓋茨的排名是:第二,僅次於美國。

李開復觀點

但不是所有人都認同比爾‧蓋茨的判斷,比如李開復,他就認為 AI 這場國家競逐中,中國並非完全沒有機會。

在《紐約時報》近期的一次公開對話中,李開復向美國受眾闡述了他的觀點。(量子位會有完整報導)

也算是與比爾‧蓋茨進行了一次意料之外的隔空論戰。

李開復在各美國活動中介紹中國AI優勢

李開復的主要觀點如下:

第一,中國在政策推動和執行方面有優勢,從上到下都很重視,甚至上升到了國家戰略;

第二,中國有數據方面的優勢,人口多、市場大,智能設備和數據蒐集會加速中國AI發展,而且投資方面也超過了美國;

第三,中國不缺人才,而且還以吃苦耐勞著稱。中國企業可以為了目標施行  996(早 10 點到晚 11 點,一週 6 天)、997(是早 10 點到晚 11 點,一週 7 天),但美國公司和員工很難做到。

基於此,中國並非沒有取代美國成為全球 AI 領導者的可能。

實際上,李開復的觀點也不是沒有現實例證

在一些垂直領域,中國技術突破遠超美國。比如 AI 視覺,曠視和商湯為代表的中國公司,在技術比賽和論文發表方面都風頭蓋過了美國巨頭

計算力方面,神威‧太湖之光、天河2號繼續蟬聯超算排行榜的全球前兩位;

此外,CBInsights最新報告顯示:剛過去的 2017 年,全球 AI 創業公司總共融資 125 億美元(約 3750 億台幣),其中 48% 的資金投向了中國,38% 在美國,這是中國 AI 創業公司在融資上第一次超過了美國同行們。

還有更多國家級形象的展示活動上,也有越來越多 AI 的應用和展示,比如昨晚冬奧會閉幕式上的北京 8 分鐘。

總之,對於中國 AI 到底會往哪裡去,目前預測論調沒有共識,各有判斷的理由。

比爾‧蓋茨可能是對的,但李開復的論點也有理有據。

雖然比爾‧蓋茨在全球科技領域的地位毋庸置疑,但上一次他和李開復觀點相左的時候,勝利的那一方是李開復。

比爾蓋茲說的那些有的沒的

有錢就是任性:猜猜比爾蓋茲買過最瘋狂的奢侈品是啥?

17 本兩位最出名的哈佛輟學生推薦書單:比爾蓋茲與馬克都看啥?

單靠股市打造 2.3 兆身價:比爾蓋茲親自撰寫,你所不知道的巴菲特

(本文經 量子位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比爾‧蓋茨:我不認為中國AI能彎道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