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那邊 IPO 的消息頻傳,幾家大型公司都準備進行 IPO 已進入公司的下一個燒錢階段。
先給不知道 IPO 是什麼的讀者進行一小段科普,IPO 就是「首次公開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為公司公開上市的一種類型。在 IPO 之前,公司的股票為私人交易階段,在 IPO 後,公司的股份就會在公開市場上流通,每一個人都可以購買,公司的股價也會由自由市場來決定。
那最近又有什麼值得注意的大型 IPO 事件呢?
持續虧損的 Spotify,打算募集 300 億台幣
Spotify 的 IPO 已經是外界期待已久的大事,許多人捧著鈔票只為了購買 Spotify 的股票,正是因為看中 Spotify 在串流音樂界的熱潮。
而 Spotify 的 IPO 將打算募集 300 億台幣。
要進行 IPO 就必須提交詳盡的公司資訊給予證券管理委員會,而在 Spotify 提交的內容中,Spotify 仍持處於持續虧損的狀態,虧損金額可能高達 450 億台幣。而這家已經創立 10 年的串流音樂媒體每月用戶高達 1.59 億,其中有 7100 萬個付費用戶。
儘管 Spotify 改變了人類聽音樂的方式,目前競爭對手 Apple Music 在全球市場上也尚未能造成顯著的威脅。不過,若是無法找到新的變現方式,或是與音樂版權擁有者的新合作方式,Spotify 將會陷入進退不得的尷尬處境。
Dropbox:科技界最受矚目的 IPO 公司之一
家喻戶曉的 Dropbox 從兩人公司開始,成長成 5 億使用者的超大型公司。不過大部分的用戶皆為免費用戶,付費用戶約為 1100 萬人左右。
創立於 2007 年的 Dropbox 最近三年的營收有明顯的成長,從 2015 年的 6.03 億成長至去年的 11 億美元,目前仍然處於虧損狀態。針對這一點,Dropbox 宣告自己的自由現金流已經由負轉正,想要給大眾股民一個良好的印象。
Dropbox 之所以受到矚目,除了因為曾是萬人景仰的新創「獨角獸(規模達 10 億美元等級)」之外,也是矽谷知名孵化器 Y Combinator 培育的一員大將,如果順利 IPO 將成為 Y Combinator 的第一個「畢業生」。
而另一個關注的重點,就是 Dropbox 如何「穢土轉生」,找到全新的業務或者是商業模式,說實在的 Dropbox 也許有其他考量,因此錯過了聲勢最大、最佳的 IPO 時機,目前主要的「儲存」業務也受到其他品牌的擠壓。因此如何找到全新的出路,全世界都在看。
Dropbox 預計在 IPO 中募集 150 億台幣。
百度旗下愛奇藝,也宣佈進軍美股 IPO
百度旗下的線上串流媒體愛奇藝,也在 2/28 遞交招股說明書,申請 IPO,預計募集 450 億台幣,將可能成為今年規模最大的科技 IPO 之一。
愛奇藝在剛起步時類似 Youtube,提供使用者自行上傳影片。不過,在一段時間的摸索後加入了大量的原創、購買 IP 內容,整體更偏向了 Netflix,目前愛奇藝擁有 5000 萬用戶,以中國的人口來說,仍有許多進步空間。也因為加入了大量的原創內容,這方面造成了巨大的虧損,過去三年合計虧損超過 400 億台幣。
考慮到愛奇藝尚未正式盈利,募集 450 億讓許多人有些卻步。最大宗的收入為廣告收入,訂閱收入只有 10 億美元,尚不到 Netflix 的 10 分之 1。愛奇藝也公布了募得資金後的規劃,包含 50% 將用來擴展、加強內容,10% 用於加強技術層面,其他則用於公司事務。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愛奇藝與母公司百度簽署了重大的業務合作協定,將於人工智慧、雲端服務、線上廣告、內容領域展開更密切的合作,有鑒於百度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也許愛奇藝將應用更多的 AI 技術於內容產製與推播上。
——
(參考資料來源:Axios、Bloomberg、財經新報;圖片來源:Max Pixel、Ian Lamont,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