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concern 是一家科技新創公司,他們致力於將 AI 運用到天災分析中,目前他們最專注的就是地震賑災的分析。
Ahmad Wani 談到「我過去曾在巴基斯坦看過震災的慘況,超過 7 萬人死亡,400 萬人流離失所。」他回想起那些時候,看著當局努力奔波救災,就還是有非常多的生命逝去。而 Ahmad 認為這源自於救災人員的手足無措,和賑災其實是一件因為天災難以被預知所以很難作出良好救災規劃的事。
有感與此,他和同為使丹佛大學的兩位朋友 Nicole Hu、Timothy Frank 一起創立了 one concern ,目的就是為了可以在天災發生,需要緊急救援時,可以快速分析哪個地區的情況最嚴重,並妥善的安排人力資源去搭救最大數量的人命。
資訊不夠,就是救災不力的主因
「一般狀況下,大部分的發展中國家,在處理天災都是採用『先接到電話先救的模式』。」Ahmad 說。但是真實狀況是,真正嚴重的受災區很難對外聯繫,當天災發生時可能電塔已經被吹斷,或者是基地台也出事,在這種狀況下導致最需要急救的人反而得不到救助。「這就是資訊不夠的原因。」
one concern 透過地震工程和洪水領域專家精心挑選精準的數據,打造出了一個平台名為「Seismic Concern」,在地震有可能影響到政府的管轄區時會通知,並給出一張行政區的分析圖,根據不同色塊表現不同區域可能受影響的程度,節省當局在遭遇震災時的偵查時間,並讓緊急應變中心可以根據情報,配給有限的人力和資源去應對災難。同時,這套系統也會給出相關的建議,例如受損街區中可能的老年人口,或是學校中受影響的幼童人數,這些可能都會成為「優先處理」的特定目標。有趣的是,這套系統非常細心,假設在午夜十二點發生地震,小學就不會成為優先目標,但若是在早上十點,那它就會特別標出「小學」這個區域。
one concern 去年12 月才剛完成了約台幣六億的募資,他們目前主要的客戶都是政府單位,Ahmad Wani 表示「地震只是剛開始,我們希望還能針對更多的天災進行分析和數據整理,以便能在天災的救援決策過程裡救下最多的人命」
–
震震震震震震震震不停啊啊啊
地震震震震震震震不停啊!為了活下來,你最好先了解的 10 種建築抗震科技
保命必備!每一家都該有的「地震避難包」清單公開,隨時應對緊急災難
地震帶的台灣必學:提前 71 秒發出 7.0 大地震預警,中國的智慧防災系統怎麼做到?
資料來源
One Concern raises $20 million for AI that predicts the impact of natural disasters
One Concern: Apply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Emergency Management
How We Can Stop Earthquakes From Killing People Before They Even Hit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one concern 影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