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世界知名的玩具積木樂高(LEGO),除了因為其多樣化的組合性以外,就是以他的高精密度著稱了,但有多精密呢?
「世界上隨便抓兩塊樂高積木,都可以近乎精準的拚在一起。」MIT 實驗室看準了這樣的精準性,決定將樂高大改造,成為實驗室的微型實驗器材,成效還不錯!
讓我們一起看看,樂高是怎麼成為 MIT 認證的高精密度實驗器材吧。(責任編輯:林厚勳)
你我熟知的樂高積木,不僅是孩童最愛的玩具,或者世界各地的神人發揮巧思的媒介,更是研究人員進行實驗的器材;基於樂高組合時的精確度與縝密性,MIT 研究團隊以此開發出一套「積木上的實驗室」。
▲MIT 以樂高開發出一套「積木上的實驗室」。(影片/取自 YouTube,若遭移除請見諒)
根據《MIT News》報導,微流控是一種在毫米尺度下,精確操控流體的一項技術,通常這項技術,會藉一種稱作「微流控晶片」的工具使用,能將多種化學、生物分析功能集合在單一微型晶片上,也被稱作「晶片實驗室」。
不過現在,MIT 學者們找到了一種能夠代替微流控晶片的實驗器材,這個實驗器材相信你我都很熟悉,它就是樂高積木。
MIT 機械工程系助理教授 Anastasios John Hart 表示,「樂高是身邊精確模組化生產的絕佳範例。」從世界各地隨手挑出兩塊樂高積木,都能平整、細密的組合在一起;也因此,研究人員才突發奇想,決定利用樂高製作「積木實驗室」。
研究人員利用加工機器從樂高積木側邊,鑽出一道僅 500 微米(0.5mm)寬的溝槽,再貼上膠帶形成通道,完成的樂高微流控裝置外觀如圖所示。
以樂高製作微流控的優勢在於,透過各式各樣的溝槽,以及樂高積木間的千變萬化的組合,可因應不同需求,創造出多功能的微流控實驗器材。

然而,這個點子也有他的侷限性所在,外媒《Gigazine》指出,首先,目前的技術難以刻出比 0.5mm 更窄的溝槽,若需要更細通道的場合,就無法派上用場,其次,由於樂高的材質問題,有一定種類的液體無法使用,未來研究團隊也計畫以不同的材質改良這套積木實驗室,擴大應用可能性。
─ ─
(本文經合作夥伴 智慧機器人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影/當研究器材也 OK!MIT 以樂高打造這套「積木上的實驗室」 〉。)
樂高還能這樣玩
未來的樂高會通電!拼完還可以變成真的生活用品
超溫馨!獸醫為軟骨症烏龜打造專屬樂高輪椅
丹麥人為什麼這麼有創意?「樂高」積木稱霸玩具界 80 年的品牌秘訣
MIT 還有哪些驚奇研究
比鋰電池便宜又長壽,MIT 教授領軍研發全新技術,讓電池用 10 年還有 99% 儲電能力!
MIT 最新研究:要讓機器超越人類,就要先讓 AI 理解物理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