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台灣的 IP 經濟!從《戲谷》 CEO 跨行文創,洪岳農要創造台灣最特別的小說平台

創辦人洪岳農 Miula。

英雄故事,讓現代說書人踏上成名舞台

寫文章這件事,總與「文學」、「藝術創作」畫上等號──閱讀僅屬於知識分子,撰寫文章是一種需要長期學習磨練的專業,然而此刻,每個人每天在手機、電腦上閱讀的字數,以及在 Line、臉書、部落格、噗浪上寫下的文字量,無論閱讀或寫作,都已遠勝網路世代前的人們。每個人都能透過文字暢所欲言,創作的概念也已大幅改變。

過去隨處可見的租書坊已經越來越少見,閱讀的場域從紙本書出走到社群、網站、論壇、App,甚至有創作者用手機就可以寫出長達十萬字的小說,家裡根本沒有電腦;新時代的閱聽習慣不同,寫作者的世界也不同,不變的是創作與閱讀的需求,如何接軌當代的寫作者與讀者,重新讓他們找到彼此?

成立於 2017 年的「英雄故事」網站,是一個有打賞機制的華文創作、分享平台,主打武俠、三國、奇幻、玄幻仙俠、歷史改編等等題材,希望能透過新的串聯方式,改變讀者與作者的行為模式,也聚焦創作與討論的能量,2017年上線後平均月流量50~60萬人次,2018年更上看100萬人次。

英雄故事的創辦人洪岳農(Miula)曾為戲谷的執行長,出身於遊戲產業,在成立之初就希望透過遊戲產業的經驗找回這一代的讀者,為類型文學注入新血。今年40歲的他本身就是重度武俠小說迷,曾翻譯過經典奇幻作品《冰風之谷》的他,目睹一代武俠小說愛好者失去了發表、閱讀的平台,讀者找不到喜歡的作品,勤奮筆耕的作者沒有舞台,便一直急著希望趕緊能做點什麼,找回這一批當年熱愛武俠小說的讀者。

除了打造發表、討論、打賞機制,英雄故事網站更推出「仙幻奇俠小說大賞」與「英雄寫作互助會」,讓筆耕多年的寫作者可以找到一個發表的舞台,渴望在寫作上成長的創作者也可以透過互助會獲得全新的寫作能量。

創辦初衷

2013 年洪岳農離職創業,成立「賽博社群數位科技有限公司」,由於自身資深遊戲產業背景使然,在公司成立之初便希望導入遊戲產業的經驗,創造更適合當代的經營模式,因此除了設立作者打賞機制,也積極為作品媒合改編影視遊戲版權、二度創作或周邊的可能,試圖在文學出版一片低迷的時代,打造出台灣的IP經濟。

不定義自己為文學,也不去想打敗其他社群平台,英雄故事聚焦於類型文學,豐富的主題包括三國、武俠、玄幻仙俠、日本戰國、西方奇幻、科幻、歷史,還有熱門的超級英雄主題。英雄故事平台想做的,既是幫作者找到讀者,也幫讀者找到喜歡的作品。

令人好奇的是,英雄故事網站自開站以來,始終維持著高水準的文章,究竟有多少寫手在背後支撐?

產品經理李健睿向我們透露:目前除了公司內部的社群編輯,每週提供優質稿件,最開心的是能從網站上發掘許多優秀的專欄作者,一起討論寫作企劃,一方面兼顧文章內容水平、觀點的多元性,更能機動地結合時事跟生活連結,讓更多人產生興趣。

「比如說最近的役政署長強闖成功嶺事件,馬上就有網友回應了一篇〈穿越漢朝手冊:讓韓信來告訴你,強行闖哨會發生什麼事情!!!〉,我們不想推廣內容農場式的類型文章,希望能以自己原創的文字來吸引大眾。」

第一屆仙幻奇俠小說大賞

第一屆仙幻奇俠小說大賞頒獎典禮 前排(左至右):得獎者陳柑柑、灰階、最先生 後排(左至右):產品經理李健睿、行銷顧問謝昌宏(Marc)

傳統出版擴散率低,英雄故事 focus 在數位變現,幫作者創造多元曝光機會。因此,網站上線第一年就舉辦大型活動「仙幻奇俠小說大賞」,首獎獎金高達十萬元新台幣,為的是點起烽火,詔告天下,吸引有志一同的寫手加入這個平台。

第一屆大賞共有五十多篇長篇小說報名,最終選出前三名,第三名《揭病》作者陳柑柑家裡沒電腦,十餘萬字的參賽作品是用手機寫成,再透過好友和讀者協助編輯排版而成,透過反諷筆法與精神疾病的主題,試圖傳達人人皆須擁有獨立思考能力不被權力操弄的理想;第二名《獵警》是電影感強烈的作品,諷刺好萊塢的公式化,作者灰階以自己生長的高雄為背景,以現代武俠元素,創作出少見的黑色作品。

首獎《自動化修真手冊》是結合玄幻的科幻小說,以科技的角度講一個現代人「修仙」的故事,背後討論新舊觀念的衝突。這部工科、理科背景濃厚的作品,作者「最先生」卻是來自文組,小說中的學術圈生態、科技知識都是靠著查資料、看論文爬梳出的,也顯示出當代類型小說作者們的能耐驚人。

「第一屆仙幻奇俠小說大賞」除了重新激起對類型文學的討論風潮,英雄故事團隊也針對這些得獎作品洽談版權授權,積極尋求IP銷售的可能性。李健睿說:「我們希望能盡快作出一檔強勢IP,吸引更多讀者與熱愛故事的寫手。」

他進一步解釋:「現在的創作者多半會同時在多個平台發文,飄無定所,有幾個就因為我們辦了奇幻大賞,願意留下來,固定在這邊更新。」

這些類型小說作者各自有自己的理念,很清楚自己的特色與本質,不太在意自己有沒有被定義為文學作者,然而他們卻常常在作品中探討社會意義,傳達價值觀,比如說這次第三名的作品《揭病》,故事裡的不同腳色分別探討精神疾病、家暴、性侵、校園霸凌等議題,在閱讀的樂趣以外,更期許文以載道,反映社會現況,如此一來,是否是文學這個老問題,就等待新一代的讀者認定了。

(本文提供合作對象轉載。)

推薦閱讀:

AI 新創服務的末日到了?Google 新 AI 平台,讓不懂技術的人也能玩轉人工智慧
走路能賺錢,我還不減肥?英國新創推出虛擬貨幣「汗幣」,讓你走路換現金
中國新創推出「共享行李箱」服務:代購就代購到底在共享什麼?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