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 90% 的人不敢創業?台灣人「害怕損失」的窮人思維才是問題癥結

【我們為什麼推薦這本書】不同的研究顯示約有八到九成的成年人希望能自行創業,自己當自己的老闆。但為什麼我們都不敢創業?

這篇文章摘錄自《不花錢讀名校MBA》,解答了人們不敢創業的迷思,而這一致命思維其實也是大部分人難以成功、難以獲利的根本原因。快來看看如何擺脫窮人思維!(責任編輯:劉庭瑋)

損失的趨避 (Loss Aversion)

「我們的疑惑會背叛我們,讓我們不敢去嘗試,進而失去我們原本十拿九穩可以贏到的獎賞。」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劇作家、演員、詩人

最近我內人凱爾希決定贖回投資帳戶裡的部分資金,而券商不小心在回存的時候多給了一萬美金。

照理講,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一筆簡單的錯帳,很容易可以解釋清楚,讓錢回到原處。但情緒上,在把錢還回去的過程中,凱爾希覺得自己好像損失了什麼,雖然這錢本來就不屬於她。

損失趨避(Loss Aversion)作為一種概念,說的是人性喜歡得到,不喜歡失去。大部分的人性心理都難以量化,但損失趨避是個例外:人對潛在損失的懼怕,要兩倍於他們對於等量獲得之期待。投資翻倍,你可能會覺得挺開心的,但血本無歸,你會覺得是世界末日。

損失趨避說明了何以說到動機(Motivation),威脅總是比機會更能左右人的想法。可能失去什麼的威脅總是我們會想到的第一件事,因為失去讓我們難以忍受,甚至會威脅到我們的生命。在意外中,或因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