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不知不覺 2018 年即將在幾天後到來,對於 2017 年全年的人工智慧研究進展,李飛飛忍不住在自己 Twitter 上分享了年度總結,究竟她說了哪些洞見呢?(責任編輯:劉庭瑋)
李飛飛首先轉發了一篇年度總結文章,其中總結了數據集對於人工智能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然後她順著這個話題開始一條條發出自己的 2017 大事件總結。(由於Twitter 字符限制的原因,李飛飛分成了前後一共8 條)
1/8我簡單總結一下我眼中的 2017 年的重要 AI 事件。科學的意義在於總是要超越我們已經做到的事情。ImageNet 比賽作為研究性的比賽已經不再舉辦了,但它仍然是對深度學習和計算機視覺研究來說非常重要的一個數據集。這篇文章就是一個很好的總結。
2/8 「AI 會改變這個世界,但是誰會改變AI 呢?」在多樣性和包容性方面,AI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對經濟、創新和公平來說這都非常重要。梅琳達·蓋茨、黃仁勳等人成立的組織 AI4All 已經向這個方向邁出了一小步。
3/8 2017 年裡史丹佛視覺實驗室的學生們非常的用功,這是我們發出研究論文數目最多的一年,所有論文列表看這裡。現在看到研究方向已經從視覺感知到了推理、Visual Genome(場景圖)、預測、機器人等等方面,我感覺非常興奮。
4/8 在這個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時代,AI 對所有企業和產業來說都是一股變革性的力量。在谷歌雲平台,我們已經第一時間激動地看到了AI 在每個行業都帶來著巨大的改變。2018 年還有很多精彩的成果要到來,請保持關注。
5/8「AI沒有國界,AI的福祉亦無邊界。」AI基礎科學技術研究的多方合作對全世界的AI研究者們都有重大的影響。谷歌在中國成立這個不大的 AI 研究中心,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貢獻,我也為此感到驕傲。
6/8 我們和史丹佛大學進行著AI輔助看護方面的合作,這對我和我的學生來說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新的研究領域。我們已經有論文在 2017 年發表出來,還有更多會在2018年完成。我也在NIPS 2017上首次做了關於AI +醫療保健的演講。Workshop詳情見這裡。
7/8 我為我的學生們感到非常的驕傲。祝賀 Timnit Gebru 和 Jon Krause 博士畢業,祝賀 Michelle Greene、Chris Baldassano、Alexandre Alahi、Lamberto Ballan 和盧策吾獲得新教職,祝賀 Olga Russakovsky 入選MIT 科技評論35 歲以下創新者榜單,以及恭喜 AI4All 的校友 Amy Jin 在 NIPS 2017 的機器學習與健康(ML4H)workshop 上拿到最佳論文。
8/8 最後,AI 還只是一門年輕的科學,但它承載了巨大的夢想。它需要更多基礎研究的支持、需要開放的想法溝通、需要真誠的多方合作、需要周全包容的討論,而不是誇張宣傳和噱頭。希望 2018 年能更看到更多的成果。
(本文經合作夥伴 雷鋒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李飛飛的年終總結:AI 承載了巨大的夢想,所以它還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參與 〉。)
更多李飛飛大神的 AI 觀點:
李飛飛大神演講全記錄:中國 AI 技壓全球,Google 是不得不在中國設立 AI 中心
李飛飛大神演講全紀錄:讓 AI 描述圖片準確率達 70%,Google 演算技術如何做到?
Google 李飛飛大神圖像識別課免費中文版來啦!一毛錢都不花就學完深度學習精髓 【Google 李飛飛再發威】攜手史丹佛、CMU 團隊,機器學習的動作識別和預測能力大突破!
Google 李飛飛親自推薦好文!你不可不知的機器學習十大盲點都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