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學得快才會想學!:黃金20小時學習法》這本書是我自己書櫃上私藏的愛書!作者 喬許.考夫曼 厲害的地方在於他用速效學習法成功用 20 小時學會 coding(寫出自己的網站),也用 20 小時學成烏克麗麗並且在 TED Talk 上演出。究竟他是如何做到的?
這篇文章摘錄自他此書中的十大原則,幫助自學者在「汪洋的學海」裡「定錨」,抓住學習重點以達迅速學成的效果,實用又有效!(責任編輯:劉庭瑋)
黃金 20 小時學習法的十項原則
我醒悟到想做空手道高手不必學四千個招式,而是只練兩三招,招招都練四千遍。
──查特.賀姆斯(Chet Holmes),著有《業績是勉強出來的》(The Ultimate Sales Machine)
現在我們明白了技能習得的真正意義,下一步要討論怎樣做最神速。本章的宗旨,是提供任何新技能都一體適用的簡單檢查表。
我覺得將這些原則視為培養「一時痴迷」很有建設性。當你對一件事物的好奇心及興趣濃厚,至少能在短時間內將其他事物一概拋諸腦後,學習技能自然會很快。
運用這些原則,來判斷一項技能是否值得你暫時痴迷、專心致志、移除一切會阻礙你認真練習的分心事物或障礙。
速效技能習得的十大原則如下:
1、 選擇一項你會喜歡的技能
2、 一次只學一種技能
3、 決定你的學習成效目標
4、 將這項技能拆解成幾項子技能
5、 取得不可或缺的工具
6、 消除阻撓練習的障礙
7、 抽出專心練習的時間
8、 建立快速的回饋迴圈
9、 短時間的計時密集練習
10、 練習的重點是求多、求快
你可能覺得一大半的原則都是常識,那無所謂。記住:光是知道這些原則不夠,還得實際運用,才能見效。
一、選擇一項你會喜歡的技能
卡爾•波普爾(Karl Popper)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他說過許多聰明話,但我認為最睿智的是這一句:「一個人最美妙的經歷,莫過於發現一個問題,愛上那個問題,為了解決那個問題而活,直到另一個更令他喜歡的問題出現。」
如果你想知道活出滿足、充實人生的祕訣,照這樣去做保證不會錯。
想要快速習得一項技能,就得選擇一項你喜歡的問題或計畫。你越心癢難耐地想要習得一項技能,習得的速度就越快。
在現實生活中,尋找討喜的計畫這檔事是因人而異的。例如,我想習得的技能清單中沒有中文會話及書寫,因為目前我沒有必須學會的迫切需要,況且還有很多我更想嘗試的計畫。假如哪天我決定搬家到使用中文的中國,學中文可能就會變成我會喜歡的計畫,但我還沒那種打算。
話說回來,我對學習圍棋的興趣濃厚得不得了。圍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戰略棋戲,源自三千年多前的中國,是很美的遊戲,自從幾年前我知道有這種東西,就一直想學學看。學習你在乎的事物,自然會比意興闌珊的東西快。現在,我對下圍棋的興趣濃厚,所以我會先學圍棋,學中文就再說吧。
如果你專注在習得你的第一優先技能(prime skill,最討你喜歡的計畫),先不管其他的計畫,習得技能的所需時間就會銳減。
二、一次只學一種技能
習得新技能的時候很容易犯的錯,就是企圖同時學會一大堆技能。
這是很簡單的數學題:習得新的技能需要撥出時間專注學習,且必須達到臨界質量。如果你一天只抽得出一兩個鐘頭來練習及學習,還將這些時間和心力分散到二十種不同的技能,就不會有哪一項技能可以分配到足夠的時間跟心力,所以全都不會有看得見的學習成果。
挑選一種你希望習得的新技能,只能選一種。將全部的剩餘心力都投入習得那項技能,其他的技能都暫時擱置。《搞定:兩分鐘輕鬆管理工作與生活》(Getting Things Done)作者大衛•艾倫(David Allen)推薦建立他所說的「改天/也許」清單:專門用來記錄日後可能會想試試、但目前沒重要到必須立即研究的事物。將這種事物記到清單上,讓自己暫時不必採取行動,毋需多想,直到你決定將那件事物升格到活躍狀態。
這條原則再強調也不為過。想要快速習得一項技能,絕對必須一次只專心在那一項第一優先技能上。你不是永久放棄其他技能,只是打算改天再說。
三、決定你的學習成效目標
你的學習成效目標,就是用簡單的話描述你希望自己能學到什麼程度。大可當作是用一句話描述你想達成的學習成效,以及達成目標後,你將有能力做到哪些事情。學習成效目標越明確,越好。
設定你的學習成效目標,有助你想像自己達成目標後,應該拿得出怎樣的表現。一旦你釐清自己想要學到多少本事,或需要學到什麼程度,就比較容易找出達成的辦法。正如同汽車電子點火器系統的發明人查爾斯•凱特靈(Charles Kettering)所言:「問題問得好,問題就解決了一半。」
而在建立學習成效目標,最好找老鳥談談,設定合理的期待:初學者合理的表現水準應該如何?以免出現新手低估新技能複雜度的狀況出現。跟老鳥聊一聊,可在你投入時間和精力之前,破除迷思和錯誤概念。了解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的情況,要在練習過程中保持興趣就容易多了,可避免在初期階段就灰心喪志。
學習成效目標最好是看似超出你的能力範圍,但不致於不可能辦到的程度。要記住,世界級的精湛技能不是速效技能習得的終點。我們的目標是以最快速度擁有一項能力,端出像樣的表現,不求臻於化境。
四、將這項技能拆解成幾項子技能
我們視為技能的事物,絕大部分其實是幾項子技能的合體。一旦你確定要專心學習一項技能,下一步就是拆解技能──越細越好。例如,打高爾夫球是由好幾件事構成的技能:選擇正確的球桿、駕駛高爾夫球車、將球從沙坑打出去、推桿等等。
充分拆解一項技能之後,就能輕鬆判斷哪些子技能最重要。先學關鍵的子技能,進步就更快也更省力。
拆解一項技能也比較能免除無力招架的感覺。犯不著同時練習一項技能的每一個部分。把心力集中在投資報酬率最高的那些子技能之上,學習的效率更高。
五、取得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你可以充分練習之前,需要取得什麼工具、裝備和環境?怎麼取得市面上你負擔得起的最佳工具?
在練習前以片刻時間判斷什麼是必備的工具,可節省你的寶貴時間。在你開始操練之前就確認你擁有需要的資源,練習時間就能拉到最長。
六、消除阻撓練習的障礙
很多事物都會阻撓練習,以致想習得任何技能的難度飆升。這些障礙可能是:
● 練習前的重要準備工作。諸如將工具放錯地方、練習前沒有取得正確的工具、省略了事前的預備工作。
● 沒取得隨時可用的資源。諸如使用借來的設備、仰賴有營業時間限制的資源。
● 環境中的分心事物。諸如電視、響起的電話、收到了電子郵件。
● 情緒障礙。諸如恐懼、懷疑、困窘。
這些項目的每一條都會使你更難開始練習,拖累你習得技能的速度。以意志力永久克服這些障礙是必輸的策略。我們每天可用的意志力有限,最好明智地運用你的意志力。
想要利用意志力輔助你習得技能力的話,最佳方式是將意志力用在移除這些阻撓練習的技術性障礙。盡可能將外在環境安排成容易展開練習的環境。
七、抽出專心練習的時間
我們會跟自己說:等我找到時間了就去學新的技能。但真相是:沒有半個人為了任何事「找到」任何時間,沒有人奇蹟似地發現了閒暇時間。要是你做事都得等你找到時間再說,一輩子都做不了任何事。如果你想找到時間,絕對必須擠出時間。
擠出時間學習新技能的最佳方式,是揪出時間效益不高的活動,然後選擇消除這些被浪費的時間。不妨做個實驗,我建議大家用幾天時間,簡單地記錄每天都做了些什麼。你只需要一本筆記簿。
這份時間紀錄表的結果保證會嚇到你:如果你狠心取消幾個時間效益低的活動,能用在技能習得的時間就會激增。你每天為習得新的技能撥出越多時間,所需的總時間就越短。我建議每天至少抽出九十分鐘的練習時間,盡量砍掉沒有時間效益的活動。
我也推薦在事前宣誓完成至少二十小時的練習。一旦開始學習,就要持續練習,直到完成二十小時的目標。即使原地踏步,照樣繼續操練:如果你沒有達成學習成效目標,或是沒有練滿二十小時,就不准停。
理由很簡單:在技能習得過程的初期階段,感覺會比實際上更艱難。你會經常一頭霧水,也會遇到出乎意料的問題和障礙。與其遇到一點小關卡就放棄,事先決定投入二十小時可讓你比較容易撐下去。
把這個作法視為砥礪你的決心:你不會讓愚蠢的小事阻擋你,不去做你由衷想做的事。你要麼解決問題,要麼盡力達成練滿二十小時的目標。到時,你會比較能夠決定下一步怎麼走。
八、建立快速的回饋迴圈
「快速的回饋」(fast feedback)就是在最短時間內,精確地知道自己的表現如何。得知精細回饋的所需時間越久,習得技能所需的時間也越久。
迅捷的回饋系統自然能讓你快速習得技能。要是可以當場或在極短的時間內得到回饋,就能輕鬆地將回饋的內容,與當初的作法連結起來,作出適當的調整。
取得有用回饋的潛在管道非常多。老經驗的外科醫師兼業餘網球手阿圖•葛文德(Atul Gawande)在《紐約客》的一篇報導指出,經驗老道的教練與良師益友能立即讓你知道自己的表現,建議你做出必要的調整。
教練不是取得快速回饋的唯一管道。錄影機之類的影像捕捉設備,能協助你在操練時看到自己的表現。電腦程式、訓練輔具之類的工具及其他儀器,可以當場指出你所犯下的錯誤或表現有缺失的地方。
另一種方式為:養成預測結果並予以驗證的習慣。這是科學研究方法的變化作法,有四大要素:
觀察:你正在觀察什麼?
已知:你對這個主題已經知道了些什麼?
假設:你覺得什麼能提升你的表現?
試驗:下一步你想試驗什麼?
我建議使用筆記簿或其他參照工具來追蹤你的實驗,在練習時建立自己的假設。記錄你的預測、提出新的想法,你會有更多更有成效的實驗可以試驗。
而你在練習過程中納入越多的快速回饋管道,習得技能的速度也越快。
九、短時間的計時密集練習
在練習一項新技能的早期階段,很容易高估練習的時間。當你技能拙劣(而且你心知肚明),時間簡直像蝸牛在爬,彷彿已經練了幾百年,但其實你沒有。
解決之道是根據時鐘練習。買一個像樣的倒數計時器,設定為二十分鐘。規則只有一條:只要啟動計時器,就要練習到鈴聲響起。沒有例外。這個小竅門有助於你延長持續練習的時間,即使你覺得厭倦或挫敗。
你完成越多遍的持續練習,就越快習得技能。一天抽出三到五段的練習時段,在極短期內就會看到長足的進步。
另外,研究人員亦發現記憶有退化曲線(decay curve):新的概念必須定期加強,但你了解一項概念的時間越久,越不必靠規律的溫習維持精確的記憶。
定期溫習以鞏固記憶是一種記憶的技巧,可協助你系統化地按時溫習重要的概念與資訊。多多溫習很難記的觀念,簡單及較久遠的概念比較少溫習。
十、練習的重點是求多、求快
開始學一項新技能時,很容易受到追求完美的誘惑──如此便註定了挫敗。與其嘗試追求完美,不如把力氣花在盡可能多多練習、快快練習,同時維持「還可以」的表現。
在專注地持久練習後的成果就是技能,而在練習的初期階段,練習的分量與速度會凌駕純粹的品質。你練得越快、越頻繁,習得技能的速度也越快。
倒不是說你練習的時候應該忽略應有的技術表現。有些技能,特別是需要實際行為或動作的技能,必須保持像樣的技術表現才能做得好。
首先,要確認你練習時的技術表現足以達到你的學習成效目標。一旦你有八至九成的練習時間都能做到優良的技術表現,就提高速度,以加速技能習得。
就這樣:十個簡單的原則可以確保你以最快捷有效的方式,操練你的第一優先技能。
____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學得快才會想學!:黃金20小時學習法》,由 李茲文化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Photo by Thought Catalog on Unsplash)
更多自學效率法:
「稍後閱讀」等於「永遠不讀」:三大原則教你管理網路好文,製作個人自學資料庫!
新時代必學的生存法則:成為一個斜槓青年!擺脫無聊的單一專業職涯
如何像沉迷遊戲一樣對工作上癮?三大妙招進入「心流」,創造極致工作效率
職場思維改造術:重新理解一萬小時定律,避免成為不思考的庸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