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微軟在十月中公布了旗下最新的 Surface Book 2 ,號稱擁有比前一代多五倍的效能,以及 17 小時的續航力。
今日,有人對 Surface Book 2 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檢驗,從外觀設計到內在效能逐一檢視,讓你可以一窺這台被稱為「微軟即將超越 MacBook Pro 的秘密武器」的真實樣貌,以及你適不適合入手它。(責任編輯:林厚勳)
微軟 Surface 部門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就一直痴迷於設計製造新奇的硬體設備。而且從第一天起它就定下了一個非常高的起點——以蘋果為對手。
不同於手機行業私底下模仿、PPT 上碾壓蘋果的做法,微軟始終是做的多說的少,戰術上也常常另闢蹊徑。剛度過五週歲生日不久的 Surface 在每個品類裡都獨樹一幟,屢屢挑戰消費電子的領導者蘋果,在這個過程中也拿出了一款又一款優秀的產品供 OEM 品牌們仰望、學習,從 Surface Pro、Surface Book 到 Surface Studio、Surface Laptop,每一款都堪稱開宗立派。
非要選一個產品作為代表的話,Surface Book 最能體現微軟在硬體設計上的清新脫俗天馬行空。觸碰螢幕,可拆卸,它集合了所有前沿的、流行的元素同時又不犧牲性能。如今我們迎接了該系列的第二代產品——Surface Book 2。
新品有 13.5 和 15.0 英吋兩種尺寸,不過後一款暫時未在中國上市。我們拿到的是 13.5 英吋頂配版,Intel 第八代 core i7-8650U,GTX1050 GPU 搭配配 2 GB GDDR5 顯存,1 TB PCIe SSD,16 GB RAM。
13.5 英吋頂配版的性能雖不及 15.0 英吋版那麼變態,但應付絕大部分用戶使用需求絕對綽綽有餘。
Surface Book 想面對的競爭對手是蘋果的 MacBook Pro,它最明顯的優勢就是前面講到的這款產品的兩大亮點,觸碰螢幕和可拆卸的設計。按照行業普遍的宣傳策略,可拆卸和觸碰螢幕能讓你以各種新奇的姿勢使用 Surface Book。比如螢幕反插摺疊,它可以和 Surface 觸控筆、Surface Dial 搭配,組成適合創意設計人士的工作室模式;你還可以卸下螢幕把它作為一個平板電腦來用。
極具科幻氣息的轉軸、可拆卸的觸碰螢幕
不過最吸引我的並非是上面這些,而是它極具科幻氣息的轉軸。
微軟把它稱為動態支點鉸鏈,像龍蝦等甲殼類動物的軀殼,頗有點仿生學的神韻。每一節鉸鏈的重量和阻尼均經過精確的計算,屏幕展開的同時鉸鏈也會隨之在桌面上鋪開。這一點我們在體驗 Surface Book 增強版時介紹過。
中間的黑色線纜就是 Muscle Wire,圖為第一代 Surface Book 拆解。圖片來自 ifixit。
而螢幕和鍵盤底座的分離機構也是暗藏玄機。它利用 Muscle Wire(鎳鈦合金記憶金屬)的特性,通電或者受熱恢復原狀。
微軟對 Surface Book 2 的轉軸和聯接機鉤進行了重新設計,動態支點鉸鏈改用模組化設計,聯接機鉤則用陶瓷替換一部分零部件,減輕重量。同時,鉸鏈和螢幕連接處左右兩側的支撐部份變窄,所以和上代產品的底座並不通用。
最終的結果是,轉軸的穩定性得到增強,開合角度比之前略有增大,目測 5°左右,分離螢幕和底座更方便。
幾天使用下來,我發現 Book 2 觸摸屏幕時晃動的情況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囿於 Surface Book 獨特的形態結構,螢幕中集成了電池、計算單元等完整的 PC 組件,偶爾在車上辦公時,螢幕的晃動還是比較明顯。提升最大的則是分離螢幕和底座分離時的體驗,點擊鍵盤上的分離按鈕,一隻手捏住螢幕上方,另一隻手按住鍵盤底座,很輕鬆就能取下螢幕。
除了上面這些內在和新一代產品的外觀和前代的增強版 Surface Book 非常接近,鍵盤底座內置 GPU 和風扇,一樣會有一點點凸起。
大幅改善的鍵盤與觸控板體驗
雖然官方沒有明確提及,Surface Book 2 的鍵盤和觸控板這一次也有非常明顯的升級。
今年上半年推出的 Surface Laptop 可以說是微軟在 PC 鍵盤設計的巔峰之作,鍵程、回彈、聲音……每一項都幾乎無可挑剔,我身邊就有朋友因為鍵盤毫不猶豫地剁手了 Laptop。說到鍵盤嘛,MacBook 全系產品可以一帶而過了。(蘋果:鍵盤要什麼手感?)
Surface Laptop 是我的主力設備,輸入體驗明顯要高出增強版 Surface Book 一大截。相比之下,後者敲擊時聲音偏大,稀里嘩啦的有點類似於舊款 MacBook Pro 鍵盤的廉價感。
這些問題在 Book 2 上統統改善了,手感逼近 Laptop。Surface 鍵盤總設計師 Jones Wu 告訴 PingWest 品玩,這一次增加了按鍵回彈力度,不易晃動,而且更安靜。
觸控板的提升則主要集中在軟體層面,而且防誤觸比之前更好。快速,平滑,但距 Force Touch 加持的蘋果觸控板還是有不小距離,觸控板各處按壓的力反饋不均勻會令常規操作不那麼符合直覺,按到上半部分時會讓人分心。
3:2 的高水準螢幕
Surface Book 2 的螢幕保持了 Surface 產品線的高水準。
3000*2000 分辨率、3:2 比例的屏幕擁有優秀的觀感,顯示足夠精細,色彩還原準確,可視角度更不需要擔心。屏幕面板和上一代產品是來自松下的同一型號,色域接近 100% sRGB,包括對比度、 Gamma、DeltaE2000 在內的各項客觀指標都符合非常優秀。
根據 Notebookcheck 的測試,Book 2 的亮度稍弱於前一代產品,但換來的是更好的對比度和黑色表現,螢幕表現符合它面向創意人士的定位。
用多了 Surface,你很難再習慣 16:9 的帶魚螢幕,尤其是後者中絕大多數螢幕素質實在難登大雅之堂。即便跟 16:10 的 MacBook Pro 比起來,Surface Book 2 3:2 的螢幕依舊有比較明顯的優勢,同等尺寸(對角線)下絕對顯示面積更大,且沒有視覺上的壓迫感。
略顯遺憾的是,Surface Book 2 沒有像 Surface Studio、MacBook Pro 那樣提供更專業的 DCI-P3 色域選項(iPhone X、Mac 產品支持的 P3 色域在 DCI-P3 標準的基礎上調整了色溫、Gama 值等參數)。
Surface Book 2 還是一台迷你 Xbox One X。
作為一款對標 MacBook Pro 的產品,如果只有精妙的設計可能會稍顯單薄,微軟對Surface Book 2 的內在也做了大幅度升級。
13.5 英吋高配版和 15.0 英吋 Book 2 均用上了第八代 Intel core i 處理器。遊戲、視頻編輯等高強度負載下的運行速度相應提升。不過,如果你和我一樣辦公居多的話,估計很難察覺出變化。
關鍵時候還是要靠大型遊戲來鑑別。我這台 Book 2 配備的是 NVIDIA GTX1050 GPU,2GB GDDR5 顯存,GPU 性能比增強版 Surface Book 所用的 GTX 965M 提升不算明顯。換做 15 英吋上搭載的 Max-Q 架構的 GTX1060 的話,性能直接翻倍。具體對比可以參見下面的表格。
圖片來自 Surface 愛好者俱樂部,數據來自 Notebook check。
Book 2 面對常見的遊戲即便不能開啟最高特效,1080p、中等畫質應付起來基本沒難度。
我用它運行《極限競速 7》,中等特效、1080p,一場比賽下來,幀率維持在 40fps 以上,極少數情況下會低於這個數值。
全新的 Surface Book 2 支持 Xbox 手柄,加上 Xbox 遊戲的跨平台特性,它差不多相當於移動版的天蠍座,在家沒有打完的遊戲,到公司接著玩。
USB Type – C
最後,Book 2 用上了 USB-C。
這估計是 Surface 用戶最希望看到的升級之一,雖然還沒有一步到位加入 Thunderbolt 3.0。好在它可以用來供電。我們測試發現,蘋果的 61W USB-C 電源可以給 Book 2 充電,但速度偏慢且會提示識別錯誤,建議用第三方的 USB-C 線纜。
Book 2 的續航不用懷疑。以我的使用習慣來看,11 點左右扛著它出門,中間使用Chrome 瀏覽器、Office 辦公軟件,偶爾用 Lightroom 處理 RAW 圖片,到下午五點還有 70% 多的電量。所以日常續航 9 個小時以上無壓力。如果你覺得電池消耗太慢,還可以更改下電池模式,使用「較好的性能」模式(第二檔位),加快電量消耗。
設計、性能的全面提升價格也會比較可觀。
底座不帶 GPU 的入門款售價 12388 元(約為台幣 56,000 元安,頂配則達到了 24588 元(約為台幣 111,000 元)。
並非適合所有人
和百搭的 Laptop 比起來,Surface Book 設計激進,性能也彪悍得多,三位體重隨之飆漲。單純看數字,轉軸最厚處高達 23mm,1.5/1.6kg(取決於你買基礎款還是底座帶 GPU 的高配)還是很可觀的。它需要你有一個稍大一點的包,還要有結實有力的臂膀。
廣大微軟粉絲自不必說,設計創意人士,不願意為 OEM 醜陋設計買單的用戶外,那些講究移動便攜、講究設計的遊戲玩家同樣是 Surface Book 2 的目標受眾。
那麼然後呢?
Surface Book 2 還肩負著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MR/VR,混合現實、虛擬現實。Windows 10 秋季創意者更新中的 Mixed Reality Viewer 便是為它準備的,微軟還做了相應的硬體參考設計,降低 OEM 品牌參與的門檻,關於這一點我們會在之後的文章中呈現。而這類涉及全行業的升級轉型,在 PC 領域恐怕也只有微軟有資格有能力牽頭了。
回到 Surface Book 2。這是一台為性能而生的設備,我們之前常說的機甲怪獸的稱號仍然適用。它有辨識度極高的設計,理性中帶著一點張揚,是一款有著強烈 Surface 印記的產品,當然,它每一個細節的升級需要你細細體會,比如轉軸、鍵盤。
不過呢,用過 13.5 英吋的 Surface Book 2,我更期待 15 英吋 Surface Book 2 了,GTX1060 配上 6GB 顯存,當之無愧的性能怪獸……啊,無敵是多麼寂寞。
(本文經合作夥伴 品玩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Surface Book 2 評測:微軟對 MacBook Pro 的一次全面戰爭 〉。)
延伸閱讀
【誰說我們做不好硬體】微軟硬體實驗室:誓言超越蘋果,從 Surface Studio 開始
微軟重量級產品 Surface Laptop:比 MacBook Air 更快、更薄、更便宜,續航力達 14.5 小時
微軟最新 Surface Book 2 重磅發布:遊戲性能躍升五倍、續航力一口氣拉到 17 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