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作為蘋果的首席設計師,Jony Ive 被譽為現在世界上最偉大的公司中最有價值的兩個人之一——另一個是現任蘋果 CEO Tim Cook。可以說,蘋果能有現在的成就,他功不可沒。
近日有外媒對 Jony Ive 進行了專訪,讓大家可以一窺這位設計師的思維如何影響蘋果、影響設計界,以及他對過去自己作品的反思與改進。(責任編輯:林厚勳)
從小愛製作東西,長大做出 iPhone
當 Jony Ive 還是一個男孩的時候,他的父親,一位設計與科技專業的大學教授,同時也是一個銀匠,送給他一個不尋常的聖誕禮物——一份協議。 「如果我花時間確定自己想要做什麼,並把這個想法用繪畫來展現出來,」 Ive 回憶說,「他會為我勻出一些時間,我們一起去大學的工作坊完成它。」多年來,他們一起以木材等各種材料建造了家具、手推車和樹屋配件。「從我最早記事以來,我就喜歡繪畫和製作東西。」
自那時以來,他一直在做東西,包括地球上最搶手的小玩意兒。
蘋果公司設計主管 Ive 是 Steve Jobs 最親密的知己,現年 50 歲。在 Jobs 去世六年後,他是這個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公司中最重要的兩個人之一,另一位是蘋果現任 CEO Tim Cook。
包括亞馬遜、Facebook 和 Google 在內的少數公司定義了 21 世紀的技術,然而這些公司中只有蘋果是依靠銷售自己的硬體。從蘋果 497 家零售商店的通風簡約時尚的設計風格,到 iPhone 和 iPad 等開創性設備,以及 Apple Watch 和即將推出的 HomePod Speaker 等新款產品,蘋果的所有產品都有著 Ive 的印記。
Ive 此刻坐在曼哈頓卡萊爾酒店的一間套房裡的沙發上。從我最近對 Ive 的採訪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藝術衝動從小至今沒有太大的改變:他一直在力圖製造的東西不僅僅是美麗的,同時也要有無與倫比的功能。
他在倫敦以外的地方長大,在英格蘭北部的紐卡斯爾理工學院學習工業設計。他說:「繪畫本身是永無止境的,而不僅是自我表達。相反,這是靈感和可能性之間碰撞出的火花。 「多年來,我的圖畫變得越來越稀疏。它往往只是物體的一部分。然後這個想法在思考、談話、以及另一次繪畫和分享之間來回激盪。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流動的。」
Ive 的創意之一是蘋果公司今年秋季推出的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庫比蒂諾的龐大新總部。蘋果公司員工稱之為戒指(Ring),它是一個巨大的玻璃圈,環繞著草地和進口的加州闊葉樹組成的美麗景觀。Ive 花了五年多的時間,與英國建築師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就每一個細節緊密合作,從 900 個彎曲的、45 英呎長的牆壁玻璃面板,到微妙凹陷(就像早期iphone上的home 按鈕)並以拉絲鋁(就像MacBook)製作的電梯按鈕。
不修邊幅的英國設計師,與 Jobs 合作的火花
1997 年,Steve Jobs 在蘋果總部發現了一位不修邊幅的英國設計師,他正被數以百計的草圖和原型所包圍,Jobs 與 Ive 的合作後來誕生了一些世界上最具標誌性的技術產品,包括 iMac,iPod,iPad 和 iPhone。
如果是今年秋天一個晴朗而陽光明媚的下午,這棟建築物內部的大部分地方會充斥著自然光,特別是四層高、可容納 700 人的自助餐廳。當天氣陰沉的時候,兩個巨大的玻璃板,分別為 85 英呎長、54 英呎長,又可以作為自助餐廳的外牆。但是大多數時候,像今天,它們會滑開,朝向一個大的戶外庭院,那裡足夠 1,700 人聚集來享用有機的、來源於當地的食物。建築外部玻璃的每一塊都被設計成儘可能透明,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室內和室外的區別。
不令人意外的是,設計工作室佔據了這個建築最好的視角,它位於「戒指」的第四層,就在最高層管理人員的辦公室附近。這個工作室非常龐大,Ive 對它的各種可能性感到非常興奮,就像一個小孩終於有機會在他父親的工作室裡大展身手。
Ive 第一次為蘋果的數百名設計師提供了足夠的工作空間,他的理念是是確保他們彼此的交互:工業設計師和動態圖形專家以及字體專家和計算機界面設計師將相互碰撞,並啟發彼此以新的方式思考。該工作室甚至會安置幾台銑床以打造模型。
Ive 說:「我認為你只有真的自己動手,才能真正瞭解一種材料——它的屬性和屬性,重要的是,這種材料的所有可能性。」 「而整個過程中最讓人矚目的就是當你做出第一個模型的時候。我們可能會喜歡它,也可能不會,但是第一個模型做出來之後,一切都會改變。」
為了讓東西使用變簡單,需要大量複雜的工作
讓一個東西變得易於使用需要大量的工作,這在技術設計上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沒有哪個公司比蘋果更加顯著地證明了這一點。
這一原則直接來自 Jobs,他推動他的工程師和設計師去記住,客戶想要的不是設備——而是體驗,訊息,服務,應用程式,編輯電子表格和文檔,觀看影片的能力,發送電子郵件和文本,玩遊戲,拍照片——也就是我們今天做的無數事情(大部分毫不費力)。
你可以對這個存在於我們指尖的新力量的結果進行辯論,但是你無法否認,它是對你的日常生活的一場革命,不論你是貧是富。依託 Ive 與 Jobs 的配合,蘋果在這場革命中大步領先。Jobs 喜歡 iPad,他稱之為「親密設備」,因為它像一本好書一樣具有沉浸感,是你選擇探索任何世界的窗口。Ive 說:「在很多時候,我們都試圖讓你忘掉實體設備。」
Ive 拿起一個 iPhone X 給我看,它是蘋果公司第一款擁有同樣傳輸質量的手機。這是一台真正的超級電腦,厚度為三分之一英吋,全玻璃前部顯示屏和背部外殼可無縫彎曲包裹兩側的鋼帶。我把他的太空灰色iPhone X放在咖啡桌上,就在我的iPhone 7 plus 旁邊,後者的白色邊框將其矩形的玻璃顯示屏框了起來。我的7 plus也只用了一年,但相比之下,它顯得笨重。
Ive 拿起我的 iPhone,對自己以前的作品進行了犀利的點評:「現在看來,它像是在一個封閉的外殼裡面裝了一個相當分裂的元件。」

不求走在技術尖端,但一出手就是與眾不同
蘋果很少是第一個實施新技術的公司,三星和其他公司已經推出全版面螢幕顯示的手機。但是眾所周知,當蘋果認為到時候了,它會比競爭者們在一個更高的層次上做的更到位。 「這是我們多年來所追求的,」Ive 告訴我。
該公司喜歡宣傳其產品非常直觀,甚至已經「消失」在用戶體驗中。但 Ive 真的相信這一點。不過,它們並不總是能達到這個級別。
Jobs 去世後蘋果公司推出的第一個產品是Apple Watch,它應該是終極「親密設備」:還有什麼能夠比你戴在手腕上的微型電腦更不顯眼?事實上,儘管第一批 Apple Watch 有其擁護者者(「華爾街日報」寫道,「智慧型手錶有其道理」),也有許多評論家抨擊了它(「你可能不應該買」,技術網站 Gizmodo 這樣警告)。兩週後我停止了佩戴我的 Apple Watch。它的界面很混亂,而且和 iPhone 不同的是,我在街上走路的時候不得不停下來才能使用它。
蘋果也是有沒把握的時候
兩年後,今年秋季蘋果推出的新款 Apple Watch 第三代好評如潮(Wired 宣稱它就像新一代 iPhone)。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改變呢?因為 Ive 和 Apple 改變了。他們意識到,他們一直忽略了手錶作為健身追蹤設備的角色,並選擇 Nike 作為合作夥伴。
「我們也不是一直都能把握得很好,」伊夫說
回顧他完善蘋果產品的漫長過程。 「作為設計師,你得不斷學習。」到 2017 年 9 月份為止,Apple Watch 據說已經成為世界上最暢銷的手錶。
雷鋒網編譯 via Smithsonian.com
(本文經合作夥伴 雷鋒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蘋果首席設計師Jony Ive專訪:我也並不能永遠正確。 〉。)
延伸閱讀
Photoshop 一鍵搞定相片去背,設計師的人生終於被拯救了
這些從小看到大的「台灣味」,竟是日本人眼中的超強設計?
【設計師必讀的色彩心理學】藍色是 UI 設計中最重要的顏色,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