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如果該產業有原物料的配送需求,設立在台北之外的縣市非常好瞭解。不過,金融科技園區真的非台北不可嗎?雖然國際上仍以台北為中心,將金融科技園區設立在台北有其考量,但如果能夠將金融科技園區放在台中、高雄等其他地方,也許更可以達到行政院長賴清德為台北「減壓」的目的。關於這件事情各位有什麼看法呢?(責任編輯:陳君毅)
文/schizophrena(交通大學電機博士,現職軟體工程師)
今天金管會顧立雄主委公佈了,金融科技園區會放在台北市。公佈後所有出來的新聞好像都對這個決策不意外。
那如果今天是個石化專區要設在台北市,請問一下大家會這麼不意外嗎?保證是從頭罵到尾,怎麼可以把石化產業放在台北?
那石化產業放在台北會被罵,為什麼金融科技這個園區,又非台北不可呢?
因為金融科學園區是以辦公室工作居多的產業,沒有工廠、沒有煙囟,不像高科技或傳統重工業都是需要大量的水和電支持的產業,所以不需要去外縣市了,在台北就好??
原來不管是藍還是綠,從頭到尾都是以台北為中心在思考,只有考量到台北無法支持大量水電和大量汙染。所以就造就了長久以來,總公司在台北,工廠在外縣市的美麗現象。
台北人可以笑著其他縣市的怎麼那麼多汙染,為什麼不產業轉型?那為什麼不去問問台北總公司,為什麼不對他們管的工廠作產業轉型,反而要中南部的工廠產業轉型?
今天台塑總公司在台北,難道雲林麥寮的六輕要產業轉型是雲林人的責任?
產業轉型這件事是中央政府的責任,你資源放在哪裡,哪裡就會發生作用。就套一句國民黨最愛拿出來講的
當初要是沒有李國鼎、孫運璿,會有現在的台積電嗎?
那李國鼎、孫運璿是哪一任新竹市長嗎?
不是,他們是中央官員,而新竹市的產業轉型,從玻璃工業為主轉型到現在以高科技為主,不就是因為中央官員他們的選擇造成的嗎?有人去說新竹科學園區的成功是新竹哪一任市長的功勞嗎?
金融科技園區的地點選擇,展現了天龍人的傲慢?
這次這個金融科技園區的地點選擇,完完全全展現了天龍人的傲慢,以及長久以來以台北看天下的思維,藍綠都一樣。只要是台北出身的人,就是一切先以台北思考,當會造成台北的汙染以及資源耗損太大,才會思考往中南部丟。
哪件事又最具代表性?
不就是連勝文在選台北市長時提出的北狗南送。請問一下你們連家有想把你們家的財產丟到中南部來嗎?沒有,那為什麼流浪狗問題要往中南部丟?
先前賴揆已經大力的推動要將台北減壓,要讓台北減壓,就是要在其他縣市創造工作機會,讓台北的人可以回流到外縣市,不要所有的人都往台北擠。
這個決策請問能為台北減什麼壓?不就只會將更多人引到台北去而已?那台北要減什麼壓?
把金融科學園區放在其他縣市,能有效提高縣市間的平衡嗎?
每一個園區的設立,尤其是國家強立扶植產業的設立,都是會造成一個地區未來長久的影響。台灣每年的金控獲利數字可觀,一堆總公司在台北的金控公司為台北市創造了大量的稅收,這就是為什麼台北市明明沒有工業,可是卻可以在稅收上大量的進帳原因之一。
所以這個金融科技園區的外放,是可以為其他縣市帶來效益的,也是可以減少台北的環境壓力,結果顧立雄主委卻還是以台北為中心在思考。金融是國家一個很重要的產業,金融科技也是未來的重要產業之一,當你放在台北以外,可以成為當地一個重要產業,不但可以引領產業轉型,對平衡區域也會有深遠的影響。
我只能說,當把這些可以創造工作機會以及產業資源全集中在台北,對中南東部區域平衡,只想到用前瞻這種基礎建設砸錢的方式,你砸十個前瞻、百個前瞻下來,人口還是集中在北部,經濟發展還是集中在北部,中南部還是一樣被磁吸。
這樣的決策,真的符合賴院長的台北減壓的目標嗎?
——
(本文經投稿作者 schizophrena 授權刊登,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標題為〈又是個天龍人思考的決策 — 為什麼石化總考量在中南部設廠而金融科技園區要卻在台北市〉。圖片來源:Toomore Chiang, CC Licensed。)
推薦閱讀
【oBike 用戶數據大揭密】台北民眾單車行為破解:大家都騎車去哪兒?
台北開車族大調查:每年浪費 14 天的時間在塞車跟找車位,等同於整整兩個年假啊!
中國記者在台北蘋果店門口蹲了整晚,不解台灣人為何通宵等 iPhone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