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我給政府一個讚】立院通過金融科技監理沙盒初審,Fintech 終於有機會在台灣合法起飛啦!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在金融科技監理沙盒的部分,如果台灣能夠順利通過,則將成為繼英國、新加坡、澳洲、香港後第五個設立法案的國家。雖然立院版本長達 3 年,不是很合乎快速變動科技發展,舉例來說,上述四個國家最短的實驗時間為 6 個月,最長不過 12 個月而已,快速發展、快速實驗、快速投入實戰才能跟上瞬息萬變的科技發展腳步。不過,我們仍肯定立院對於金融科技相關法規的推動,期望不要再有法規束縛住台灣許多優良的創意點子!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今天下午初審通過「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實驗條例」草案,初審條文明定,主管機關核准辦理創新實驗期間,以 1 年為限,全部創新實驗期間不得超過 3 年。

為因應金融科技發展趨勢及增進普惠金融(Financial Inclusion),提升消費者使用金融商品或服務的便利性,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下午初審通過「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實驗條例」草案,但仍需進行朝野協商。

對於外界關注,業者可在金融科技創新實驗環境中實驗多久,有立委認為不應設時限,給予業者彈性,但也有人認為不可能讓業者永遠實驗下去,朝野立委經討論後,決定將實驗期間,由原來行政院版的最長 18 個月,再延長到 3 年。

初審條文明定,主管機關核准辦理創新實驗期間,以 1 年為限,但申請人得於該創新實驗期間屆滿 1 個月前,檢具理由,向主管機關申請核准延長,每次延長不得超過6個月,全部創新實驗期間不得超過 3 年。

而最長 3 年的實驗期間,也超過英國的 3 至 6 個月、新加坡 6 至 9 個月,以及澳洲的 12 個月,是目前全球最長的實驗期間,讓申請實驗金融創新的業者有更長的時間驗證。

另外,初審也通過主管機關就創新實驗申請的審查,應召開審查會議,初審條文明定,會議成員包括專家、學者及相關機關(構)代表,而專家及學者的比例,不得少於會議成員總額的 1/2。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顧立雄受訪表示,會拉到 3 年是因為大家擔心法規調整不及,所以才有的彈性,但他認為不可能是常態化。他說,法案通過後,容許創新,並藉由創新刺激既有的金融業務,產生服務或商品的差異化,不但有助國內金融市場活絡,也有助到海外提供差異化服務。

而最早提出法案版本的中國國民黨籍立委曾銘宗受訪表示,樂見草案初審通過,因為未來金融科技的發展會改變金融業的生態。他說,台灣已經算慢的,要趕快通過,最重要的目的是為更多人提供更好、更低廉的金融服務。

——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立院初審 金融科技創新實驗期可達 3 年〉。首圖來源:torange.biz,CC Licensed)

延伸閱讀

最完整的國際金融監理沙盒介紹:立委跟金管會快來看,勇敢修法給台灣人才一片天!
【我給政府一個讚】FinTech「監理沙盒機制」草案通過,最快明年 4 月過三讀!
英國、新加坡政府大力推動監理沙盒發展 FinTech,台灣創業者卻卡在法規動彈不得?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