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新創會客室
https://www.facebook.com/TechOrange/videos/1555217394500994/
在台灣年輕人都湧入台北求職的時代,三個年輕創辦人憑著一股堅持,打造起「共享公寓」。玖樓是如何重新定義「家庭」?又是如何在短短幾年時間,成功將理想化為現實? 力抗台北的高房價,經營「共享公寓」給年輕人一個溫暖的空間,玖樓遭遇了哪些困難?如何克服?
玖樓哪裡特別?他們的創業故事又有哪些精采的過程?讓玖樓共同創辦人柯伯麟來告訴你,並且從中延伸,與你一同探討對於現下台北居住環境的總體觀察!
本次,玖樓共同創辦人柯伯麟將會為各位回答下列幾個問題:
Q1、玖樓的創業故事? 三位創辦人的背景為何?
Q2、玖樓的服務介紹?如何營運?
Q3、玖樓有哪些有趣的住宿故事可以分享給大家?
Q4、目前玖樓曾遭遇到哪些營運問題?如何解決?
Q5、玖樓的房租類型有哪些?要如何申請?
沒有跟到直播?沒問題,我們這邊都整理好了!
Q1、玖樓的創業故事? 三位創辦人的背景為何?
我跟其他兩位創辦人當初其實是想解決我們自己的問題,因為我們都不是台北人,想在台北找地方居住,才發現整個租屋的體驗流程很不好,租到的房子也不如己意。
為此,我們原本決定共同租下一個公寓,我們幾個人一起來打造我們想要的空間,但就在這過程中,我們發現這個世代的年輕人都有與我們相同的問題:找不到好房子、租屋品質不佳,比較多的公寓又都是三房兩廳不適合單人租屋,因此我們決定開始建立這樣的服務。
至於我們三位的背景,我本身是政治系畢業,潘信榮是台大城鄉所,是台中人,負責策略、開發與設計相關的業務,而王維綱則是地理系畢業,也是台中人,負責行銷相關事務。三位都是人文學科畢業,剛好時機點遇上了大家正在講求居住正義的議題當下,而我們與長輩之間對於租房的需求時間長短也有差異,現在年輕人都比較晚結婚,對於租屋的需求已經不再是前一輩的「暫時需求」而是「常態需要」,在這樣的狀況下越來越多人對租房品質有所需求,我們就是從這個地方開始進入的。
Q2、玖樓的服務介紹?如何營運?
作為共同居住平台,如果把玖樓以科技產品來比喻的話,我們就像是蘋果陣營,相較於 Android 陣營的自由開放,我們會更注重審核的過程。我們會維持住戶的多元性,可以解決共同居住上的一些困難(例如如果都是住上班族的話,早上使用廁所的時間就會打結),也能夠提供年輕人看到彼此更多生活的可能性。
在申請的時候,除了基本資料以外,我們也會希望當事人可以聊聊自己之前在居住狀況上遇到的問題,進入玖樓後未來想分享的事物等等。在我們的眼中,願意分享和有同理心,是最重要的判斷依據。
至於面對如何解決房客之間的紛爭,我們有中控的電費繳費機制,而玖樓也會提供一個基本的生活公約,並把公共空間的清潔外包出去,給二度就業的媽媽一些機會,因為年輕人大多不是沒有錢、而是沒有時間去打掃。
Q3、玖樓有哪些有趣的住宿故事可以分享給大家?
我們目前約有兩百位住戶使用過我們的服務,現行 140 多人,大多是女生,我們的觀察是女生在一開始接觸新環境時是需要建立舒適圈的,而在合租環境中比較容易建立。
我們目前在溫州街的玖樓算是比較有名的,目前有像是網紅張嘉玲、簡維瑄等等一同居住,做了不少有趣的事情,像他們共同一起開了一個 IG (Instagram)帳號分享在玖樓的日常,結果意外的有很多品牌想找他們做業配,因此他們家中就會有許多生活用品可以使用。
除此之外,我們也會利用社群的力量。玖樓的租約非常彈性,超過一個月以上就可以租房,這樣造就了許多「游牧工作者」,可能這個月在台北,下個月就在上海居住。這些人都會有著許多的興趣與專長,像之前某位房客的家中就擁有紅酒相關的資源與知識,我們便動員社群力量協助他一起舉辦了一個紅酒派對。
Q4、目前玖樓曾遭遇到哪些營運問題?如何解決?
我們目前營運團隊有六個人,但這樣的團隊人數要管理 20 幾間房子並不容易,因此我們除了持續招募新的團隊成員外,我們也盡可能的將可以電腦化處理的事務交給電腦去處理,例如說收租的部分,我們與別的新創合作,提供線上繳費的功能;至於像是無法由電腦取代,像是社群經營的部分,我們會利用社群經營,讓各個住客可以發揮各自的專長,給他們一個舞台發揮,同時也解決了部份我們的工作人力需求。
Q5、玖樓的房租類型有哪些?要如何申請?
目前玖樓有上下鋪的長租型,雅房或是套房,價格不一,主要出租的地點目前還是以台北市為主。至於申請的方式,可到我們的網頁填寫申請表格,我們會先協助申請者媒合適合的公寓,並且以電訪的方式協助各位洽談媒合的公寓組成是否適合申請者。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
延伸閱讀
【TO 直播|TO 新創會客室】共享生活的台北公寓!玖樓重新定義「家庭」
【共享經濟擋了誰的財路?】柯文哲:台灣政府把 Uber 搞掉就是個戰略錯誤!
台灣 Top 10 共同工作空間懶人包,苦哈哈新創夢想都在這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