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義美厚奶茶打得真的是飢餓行銷嗎?根據市場調查人員蘇俊宇的觀察,本次厚奶茶熱賣,更應該歸功於義美在多波食安風暴中全身而退,以及他們在食品檢驗上所下的功夫,久而久之消費者就成功地把義美與「良心事業」劃上等號,自然對品牌產生了許多好感。(責任編輯:陳君毅)
厚奶茶在各處缺貨,有些人說是義美在搞飢餓行銷;有些人說是台灣的消費者一窩蜂。我不覺得是飢餓行銷,而消費者也不是盲目地一窩蜂。
在食安風波中大力放送自己對於食品檢驗的投入
先回顧一下義美如何在近年的市場座標軸上找到自己當前的定位,我們把時間拉回到 2014 年頂新黑心油事件爆發之際。當時市場上大家人心惶惶,深怕自己吃進肚子裡的東西是有問題的。義美則是在這個時間點上,大力放送自己多年來對於食品檢驗的投入與發展。
此時市場上的消費者彷彿在恐懼的汪洋中找到一塊救生浮木,許多人從此就把「義美 = 良心事業」的關係接上。在人心惶惶之際,這種安定的力量也把「義美 = 良心事業」這個關係植入某些消費者的記憶深處。
對消費者來說:義美 = 良心事業,自然造成品牌好感度
義美也深知,食安風暴這個危機是自己投入食品檢驗多年的最佳曝光時機,加上媒體也需要這樣的題材來帶動話題與收視率。於是「食品、義美、良心事業」這三者在媒體的不斷播送之下,強化了彼此的連結。而在大腦中反覆地執行、強化這樣的關係之際,也提高了這部分的記憶被提取的機會。
也就是說,之後義美推出某個新產品,消費者便會自行去提取跟義美有關的記憶。連帶地,就會把「義美 = 良心事業」的記憶提取出來,進而形成好的品牌態度與更具行動力的購買意圖。
更直白一點,你要說這些人是腦粉也可以。但他們的狂熱並不是毫無理由的,而是透過一系列細膩的發展所形成的。
我認為義美不是在搞飢餓行銷,會被人誤認為是飢餓行銷完全是黃牛文化加上名詞誤讀所導致的。
義美只是在尋找「市場需求」以及「產能供應」之間的平衡,畢竟義美也沒有讓明天的厚奶茶賣得比今天貴啊。沒買到只能怪自己手腳慢,畢竟你不會因為去鹹酥雞攤買鹹酥雞,結果老闆說鹹酥雞賣完了你就罵人家奸商吧 ……。
——
(本文經 蘇俊宇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圖片來源:Wiki, CC Licensed。)
延伸閱讀
【賺錢賺得莫名其妙】義美厚奶茶大瘋賣,義美總經理:我其實也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夯
【好想喝,義美的飢渴行銷】三招破解,義美「厚奶茶」讓人買不到的暗黑行銷法
大家只想用新台幣下架義美,為何林鳳營無法讓人有這種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