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這幾天電商界最熱門的話題,就是蝦皮與 PChome 的電商大戰,從各種角度切入的討論都有,其中 UI/UX 領域也是很常被提出的問題。因為 PChome 的 UI 設計實在是太老舊啦,不過阿物創辦人林荷西,對此卻有一番不同的見解,他認為 UI 並不是蝦皮痛擊 PChome 的關鍵,既然不是 UI/UX 不是關鍵,那關鍵是什麼呢?(責任編輯:陳君毅)

文:阿物(awoo)創辦人 林荷西

UI/UX 從來都不是蝦皮痛擊 PChome 的關鍵

今天我問了一位好朋友:如果給你 700 萬當蝦皮,你有沒有機會扳倒 PChome?如果是 7000 萬有沒有更大的勝算?

他回答:不可能。

UI/UX 當然重要,但 PChome 不會輸在這裡。原因有兩個:

第一:使用者早已習慣 PChome 的 UI

PChome 在台灣誕生的時間點幾乎跟入口網站與搜尋引擎是同一個時期,這也是PChome 不用靠入口網站與搜尋引擎導流量的絕大優勢,同時也代表著使用者早已習慣 PChome 這種眼花繚亂不友善的 UI(UX PChome不一定很差)設計。

第二:UI 不是不重要,只是產品特性更有影響力

在零售電商的領域 UI 有多順不會是那個贏下戰役的絕對關鍵,這句話在我這種好 UI 信仰者的嘴裡說出來真的有夠諷刺。

原因在於我過去幫幾間中大型電商做過 UI 研究案,他們也都照著改,使用者對 UI 的滿意度也都上升,但實際轉換率的提升非常有限,因為 UI 不是零售電商對消費者最重要的價值,而是「產品力」。產品力當然包含了產品的獨佔性、價格、品項、運送速度、付款方式等等(這個部分可以說是廣泛的UX)。

簡單說就是你 UI 做得好根本不足以打敗 PChome 這種長年稱霸零售電商的巨頭。更何況蝦皮的 UI 也沒多好,有用過蝦皮搜尋的就知道那簡直是場災難。

蝦皮打到的痛點:運費

從 UI/UX 的角度出發我們常會去分析「使用者痛點」或「User Needs」,了解怎麼解決痛點。蝦皮在這裡出了一個狠招,他在一個使用者明顯痛點(運費)但又無法解決的地方,狠狠的打下來。買賣方誰不在乎運費?買東西支付運費天經地義,但有人幫你們處理掉這個困難,怎麼能夠不買單?

有多狠?根據媒體報導 18 個月賠了 70 億。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數字。台灣的新創讓你募資能力再好,你 18 個月要賠 7,000 萬會被盯得要死,要賠 7 億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要賠 70 億去換一個島內的成功?是前所未聞的

PChome 根本預想不到會有這種規格對手的出現,蝦皮的速度與拿下台灣市場的決心(我甚至認為蝦皮沒把 PChome 當對手),是沒有任何一家台灣電商擋得住的。18 個月 70 億所創造出來的速度,是痛擊 PChome 的關鍵

這個速度 PChome 能夠跟嗎?我們換個角度來問:PChome 能夠在 18 個月賠 70 億跟蝦皮對打嗎?當然後來者要付上的競爭成本至少都是領先者的 2 倍以上,蝦皮丟了 70 億、PChome 也要準備砸 35 億。試問 PChome 能夠在 18 個月賠的起 35 億嗎?答案很顯然是不行。

至少在台灣的資本市場是不行的。這就衍伸出下一個勝負點:資本市場的特性決定了這場戰役的速度與資源

募資的難易度與規模大小、對於賠錢換取未來的看法,這兩點註定的 PChome 的資源。看看 PChome 東湊西湊也不過就是湊個 10 億出來,這跟蝦皮的 70 億是天跟地的差別,怎麼打?

當然 PChome 本身有太多可以檢討,而蝦皮本身也有其他太多可以誇獎,但我認為這都不會是蝦皮可以用短短 18 個月拿下大勝利的致勝關鍵。

回到商業最高層次對決,速度與資源,還有解決買賣雙方痛點(交易門檻)驚天動地的補貼手段。非常狼性,非常中國

如果從這個角度,你是 PChome,該怎麼應戰?像何飛鵬董事長一樣高舉國家意識高旗嗎?

——

(本文由林荷西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於其個人臉書, CC Licensed)

延伸閱讀

【2017 年最殘酷的電商大戰】蝦皮帶來的最大警訊:讓台灣電商龍頭 PChome 看起來毫無招架之力
【靠北行銷,一點都不敬老尊鹹】徐乃麟輸不起?蝦皮推「乃油輸餅」:我,酥得起
蝦皮母公司 SEA 虧 68 億台幣也能 IPO ,在台灣絕不可能!余宛如:台灣跟不上新資本市場規則
星國來的小蝦皮,竟讓 PChome 陣腳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