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今年諾貝爾生醫獎公布得主了!由 3 位解構「基因與生理時鐘關聯性」的美國遺傳學家獲獎。但是可能你會有個疑問,這個發現很厲害嗎?為什麼可以因此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根據 The New Yorker 報導,諾貝爾委員會表示突破人類病症的研究往往來自於出乎意料之處,對於蒼蠅基因晝夜節律的發現幫助揭示了人類身體基因和蛋白質的運作方式,這很有可能是包括時差、肥胖到心臟病的各種疾病治療突破點。將使人類開始研究控制蛋白質產出、消耗或代謝時間,進以探究全新療法,包括建立服藥的最佳時間(現今我們看病會一天服三次藥,就是因為無法控制生理時鐘何時與藥物起作用)。來看看他們的重要完整研究吧!(責任編輯:劉庭瑋)

2017 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得主 2 日揭曉,由三位美國遺傳學家霍爾(Jeffrey C. Hall)、羅斯巴殊(Michael Rosbash)和麥可·揚(Michael W. Young)共同得獎。

3 位遺傳學家以果蠅作為研究模型,發現其腦內一種基因可控制蛋白質呈現晝夜節律的變動,並適用於人體身上,為解構生理時鐘的基本機制打開大門。

美國遺傳學家霍爾於 1971 年獲得華盛頓大學遺傳學博士學位,之後在布蘭迪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任教,現已退休。羅斯巴殊同為布蘭迪斯大學教授,同時也是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研究員。麥可·揚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任教於洛克菲勒大學(Rockefeller University)。

三人於 1984 年成功複製果蠅體內的周期基因(Period,PER),發現該基因能調節果蠅的生理時鐘。2013 年三位獲得素有「東方諾貝爾獎」的邵逸夫獎(The Shaw Prize)生命科學及醫學獎,以及威利生物醫學科學獎(Wiley Prize in Biomedical Sciences)。

羅斯巴殊於美國當地時間凌晨5時得知獲獎,驚訝不已的他說:「我還是很驚訝,我現在還穿著睡衣跟老婆坐在一起。我從沒想過我會得獎,我還沒跟我同事說,我甚至連喝咖啡的時間都沒有。」

解構生理時鐘機制

諾貝爾生醫獎得主 2 日揭曉。(湯森路透)

諾貝爾獎委員會指出,霍爾等三人的研究成果闡釋了「植物、動物和人類如何因應其生物節律(biological rhythm),與地球自轉同步運作。」

在 1980 年代,羅斯巴殊及當時仍在布蘭迪斯大學任教的霍爾,聯手研究基因變異果蠅。霍爾坦言:「當時有人知道我們研究這個項目時,直說這是愚昧的行為,斷言我們不會有任何發現。」然而他們和另一得獎人、洛克菲勒大學的麥可·揚,分別複製了果蠅的周期基因,於 1984 年發現經過變異的基因,可以改變其晝夜節律。

3 人隨後更發現該周期基因負責控制蛋白質週期變化,呈現晝夜節律性的變動,也會受日光影響,而這調控機制也存在於人類。最常見的例子為出國時所出現的時差問題。

羅斯巴殊。(湯森路透)

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自 1901 年起,共頒發過 107 次,當中有 12 位得獎者為女性,是所有諾貝爾獎中女性得獎者最多的獎項。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上報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解構生理時鐘運作機制 美3名遺傳學者共享諾貝爾生醫獎〉。)

延伸閱讀

2017 年搞笑諾貝爾物理獎:貓貓這麼軟 Q,能否同時處於固態與液態呢?
科技也打不破的中國長城: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逝世,中國人卻連他是誰都搜尋不到
諾貝爾獎得主認為「再有才華也不會成功」的 6 種人:鍵盤學者、空想狂、控制狂 ……
沒有他,哪有 Google!全球資訊網 WWW 的發明人獲得電腦界的諾貝爾獎啦!
獲得 2016 諾貝爾文學獎的巴布狄倫,曾是賈伯斯崇拜的偶像亦是「情敵」

諾貝爾沒專設科技獎 僅28位以科技、工程領域獲獎
【2017諾貝爾獎影片】成功觀測重力波 3美國學者合得物理學獎
諾貝爾和平獎賭盤看好教宗 金正恩賠率1賠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