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中國平民愛迪生」】不愛讀書挨批的農家子弟!花 30 年打造出 63 個機器人,頻頻獲獎卻一輩子只屬於農村?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在中國窮困的鄉村裡,17歲農村男孩吳玉祿用手邊僅有的稀少資源自己研究打造機器人,埋頭一做就是 30 年的熱愛,打造了 63 個成本低又實用的機器人,不僅頻頻獲獎還讓海外媒體紛紛報導。他生於農村資源這麼少,卻能做到這麼多,真的很厲害!

但是忍不住想到,為何他沒有除了農村以外,更好的發展機會?如果吳玉祿在成長過程中,擁有更多資源他會變得如何?看著他的成長故事,我一直想到這些,然後默默替他感到有些可惜和難過。(責任編輯:劉庭瑋)

在中國農村出生長大的吳玉祿,從小無心向學,也對務農不感興趣,就愛鼓搗撿來的廢品製作機器人,因而被村民批評成「敗家子」;30 年以來,他已經製作出 63 個機器人,持之以恆的他不僅在電視上獲獎,製作的機器人也曾於上海世博中展出,甚至連海外媒體也爭相報導,翻轉評價成為「平民愛迪生」。

1979 年,年僅 17 歲吳玉祿打造出自己的第一隻機器人,並用替孩子取名的方式命名為「吳老大」,雖然這個最大的孩子只會行走,不過數十年下來,它的弟弟們卻各有各的絕活,畫畫、下棋、爬牆、跳舞……說是多才多藝也不為過。

▲吳老三十二不僅能拉車,還會說話。

吳玉祿表示,「吳老五的腦袋最好。」倒茶、點煙都辦得到;最受歡迎的「吳老三十二」,則是個與成年人差不多高的機器人車夫,且會說話,「吳玉祿是我爹,我帶我爹去逛街。」截至 2016 年底的最新作品「吳老六十三」,則能協助肢障人士行走。

▲吳老五機器人在幫忙農事。

吳玉祿 1962 年出生於中國北京通州區馬務村,從小就無心向學,不過卻對鎖之類的機械構造感到很有興趣,他破壞了好幾個鎖,觀察內部構造,小學時他就已經能自己打造萬能鑰匙了。

既不喜歡讀書,也對務農沒有興趣,吳玉祿心想,那麼自己就來發明一些道具幫助村裡人,他 13 歲時就發明出「玉米自動脫殼機」,減輕家人及村民負擔,還以腳踏車改造出能協助播種、施肥的機器。

▲會爬牆的吳家機器人。

即使如此,他不務正業的壞名聲依然傳遍了鄰村。甚至在與妻子董淑艷第一次見面時,也因此被拒絕;然而,吳玉祿仍靠自己的方法──製作出一個手持蒲扇的「電風扇」,在炎炎夏日為她扇扇風,並以此為契機挽回心上人的心。

吳玉祿對機器人的著迷,數十年來不減,《路透社》指出,吳玉祿提到,「我年輕時不抽煙、喝酒,也不打牌,就只愛機械,這個會動的東西完全迷住我了。」並表示,「甚至可以說我愛機器人勝過我的兒子。

▲吳玉祿正在調整自己的作品。

不過,吳玉祿發明機器人的過程也非一帆風順,1989 年在製作「吳老二」時,看不懂英文的他,誤將雷管當作電池撿回家,引發爆炸,左手被炸得皮開肉綻,縫了十多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