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年輕人抗壓力差?從亞馬遜看現代職場惡文化,才是扭曲人格真兇

【我們為什麼編譯這篇文章】

很多老闆或是「大人」常會批評台灣的年輕人抗壓性低、草莓族,但這真的是我們不夠努力的錯嗎?工作需要講求效率、產出,尤其現代社會的企業更是如此。而許多恐怖的公司文化更要求員工奉獻一切給工作,還不把他們當成「人」而是一個工作機器。那些慣老闆大概不明白這些員工的痛,也不明白自己已經打造了一個不健康的職場惡文化。

(責任編輯:謝秉芸)

前陣子全聯被爆出員工疑似過勞死的新聞,家屬質疑全聯的班表造假,提出控告,實為血汗勞工的寫照。除了全聯這樣的通路零售,人人稱羨的高科技業,十萬青年十萬肝,也是一點一滴的犧牲自己的健康和青春來換得報酬,令人不禁心想,當自己的技能時間精力通通奉獻給工作,公司當回報的,除了薪資,就什麼都沒有了嗎?

保持平衡?工作即生活,生活即工作

新型的工作型態,改變了以往人與工作的關係。矽谷科技新創 HubSpot 與美國電商龍頭亞馬遜,也都因其對待員工的「特殊」職場文化被詬病。

當矽谷新創公司雨後春筍般地冒出,HubSpot 也是其中一個,2006 年創立,2014 年上櫃,給予年輕人無限願景、好似烏托邦地休假制度,無須刻意維持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因為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當某員工被資遣後,同事們會收到一封信,通知某人「從公司畢業了,她將以無比的力量踏上人生新的里程碑」,同事們甚至還要聚在一起為這位被迫離職的員工慶祝他的畢業。

嚴苛的亞馬遜,燃燒自己還不夠

二十年來股價翻了幾百倍的亞馬遜,其公司管理文化的嚴厲,在主流文化強調人性與彈性的外商裡獨樹一幟。亞馬遜的公司文化,鼓勵員工反斥別人的意見、拼命工作燃燒自己 (直到半夜都還會收到郵件,並接連收到簡訊質問為何不回郵件),並且遵從公司高到嚇人的標準。

此外,公司內部還有一套系統,可以讓員工悄悄私訊給同事們的老闆,據受雇員工表示,這個系統常常成為暗中詆毀同事的工具。這套系統所提供簡訊範例為:我為他缺乏彈性的做事方法,和時常因為小事而抱怨的行為感到擔憂。

曾在亞馬遜任職的員工表示,他一週工時八十小時算是很正常,在公司的每個人基本上真的是為了工作,燃燒自己。但即便把自己全身心都奉獻給公司,依然不夠。Molly Jay  曾是早期亞馬遜Kindle 團隊的一員,好幾年都被評為非常優秀,直到某一次他的父親因罹患癌症,他改變了他沒日沒夜即假日加班的工作習慣,分些時間去照顧父親之後,他的地位因此改變。他的老闆甚至告訴,說他是一個「麻煩」。

有一位剛流產完的女士,手術隔天即被公司告知要去出差;一位罹患乳癌的員工,被告知她已被歸類在績效待進步的群體中,用公司的話翻譯來說,就是:因為你「人生」中所遭遇到的「困難」,你已經處在被Fire 的邊緣過去曾任亞馬遜人資處的一位專員表示,她曾被要求把一位剛經歷重大手術,且產下一位死胎的女性員工,歸類到「績效待進步」。

最終,留在亞馬遜的優秀員工,都會是 Amabot (亞馬遜機器人)。

現代社會的新工作型態:把員工當「資源」,只求效率、價值

現今社會出現新的工作型態,越來越多公司偏好透過派遣公司,或者雇用獨立契約員工。自 2005 到 2015 年之間,在美國勞動市場,此種類型的工作約佔雇用成長的百分之五十。

這種變成主流的工作型態其實一點都不新,有淵源可溯及。在現代人力資源所謂的招聘、福利薪酬等等出現前,都是靠小型企業去找親戚家人或是簽約勞工,勞工的薪資則是基於他們工作的份量所給予。這與現在所謂的契約工,基於績效給予薪資並無太大異同,只不過是回歸 140 年前。

此外,在這種新的工作型態中,資方對於勞工的態度是把他們當成人力「資源」,僅僅是資產,以報酬率多寡,覺得回收多那就錄用,覺得沒那麼大價值了,也可以隨時丟棄。

在這種新型的工作型態裡,人性被抹滅,取而代之的是效率、成本、生產力的強調。但是人類是社會動物,會尋求支持,會希望能感受自己群體不可分離的一部分。教皇方濟各(Pope Francis)在最近一次談及家庭生活時,也認同許多工作已經是違反人性了:許多家庭成員工作回家後,都筋疲力盡,甚至連話都不想說,也不再一起共進晚餐。於財務和隨時能被解雇的擔憂,導致無數的家庭,都拚了命地去營造、保障他們的未來,卻無法享受當下。

馬斯洛所說的,人對於社會與安全的需求,在新型的工作型態裡,已漸漸難以被滿足。

資料來源

《Fortune》Why ‘Modern’ Work Culture Makes People So Miserable

《The New York Times》Inside Amazon: Wrestling Big Ideas in a Bruising Workplace

《The New York Times》Congratulations! You’ve Been Fired

(首圖來源:Flickr,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

延伸閱讀

當個「斜槓青年」是這時代唯一生存法則!就算沒 AI 搶飯碗,你的工作也無法讓你安度晚年
連假回來好想離職?看完 Facebook、蘋果的「裁員」方式,我們還是乖乖工作好了
中國職場台商實況:想去中國工作?「虐待式職場」就是普遍的台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