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台灣競爭力相較去年退步一名。然而,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國發會副主委邱俊榮表示,其實我國今年表現比去年好,但排名依舊退步,最可能的原因就是其他國家比我們進步得還要快。聽了實在是令人不勝唏噓啊!(責任編輯:劉庭瑋)
世界經濟論壇年度競爭力報告,台灣排名較去年下降 1 名,為全球第 15。國發會副主委邱俊榮表示,台灣整體表現持平,不用太擔心,報告反映出政府推展前瞻基礎建設的必要性。
世界經濟論壇(WEF)今天公布年度競爭力報告,台灣較去年下降1名,來到全球第15;亞太排名第5,次於新加坡、香港、日本及紐西蘭,領先馬來西亞、韓國及中國大陸。
世界經濟論壇年度競爭力評比指標分為 3 大類,「基本需要」台灣排名全球第 15 名,較去年下降1名;「效率強度」全球第 16 名與去年相同、「創新及成熟因素」為全球第 15,則較去年上升 2 名。
邱俊榮表示,台灣排名全球第 15 名,是比去年下降 1 名,但跟前年相當;過去 4 年以來,兩次 14 名、兩次 15 名,所以整體表現算是持平,「可以多關心,不用太擔心」。
究竟退步在哪?進步在哪?
根據競爭力報告,在基礎建設這個項目退步2名,主要是港口基礎建設品質退步 4 名;電力供給品質退步6名、航空運輸基礎建設品質退步 10 名、行動電話用戶數退步 4 名等項目排名下滑。
邱俊榮解釋,基礎建設的項目退步,代表台灣在這方面,還有再進步、再提升的地方,反映出政府推展前瞻基礎建設是有必要的,WEF 的報告提供很好的參考指標。
其中,也有亮麗表現,邱俊榮說,在「總體經濟環境」排名第 5,大幅進步 9 名。主要是因通膨表現進步,及各級政府預算餘額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是下降的,表示預算執行率不錯,都對總體經濟環境帶來穩定作用,顯示政府財政相當穩健。
據報告內容,「基本需要」涵蓋 4 個中項,其中以「總體經濟環境」大幅進步 9 名最多,惟「基礎建設」退步 2 名,「體制」及「健康與初等教育」2 中項名次則持平。
「效率強度」有6個中項,其中「商品市場效率」及「技術準備度」名次上升,「高等教育與訓練」、「勞動市場效率」及「市場規模」名次持平,惟「金融市場發展」退步。
「創新及成熟因素」有2中項,「企業成熟度」中項略有進步,「創新」排名與去年相同。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WEF全球競爭力掉一名 國發會:前瞻有必要 〉。Photo credit: Foter.com)
延伸閱讀
【怎樣才能做到良率零啊?】中國砸大錢挖角台灣主管、偷技術都沒用,DRAM 廠全敗慘兮兮
市佔剩 0.68%的 HTC!弱勢供應鏈和尷尬行銷,讓「台灣之光」狂墜不止
未來不想當流浪漢?何則文:人文思維才能找回台灣失去的創新競爭力
【台產機車悲歌】消費者的錢圖利特定廠商,gogoro、kymco 竟比印度貴三倍又沒競爭力
【數位轉型關鍵力】「以人為本」的保險業面臨數位轉型衝擊,如何維繫不敗的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