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隨著蝦皮母公司 SEA 準備在美國 IPO 的大新聞曝光,財報也隨之被揭露,顯示 SEA 其實到現在都還在虧損,2016 年就虧了 2.25 億美元(約 67.5 億台幣)。讓一家虧損的公司申請上市?這顛覆了台灣上市的嚴格規範。立委余宛如就說,資本市場的規則為配合電子商務的新思維而改變,但是台灣又再一次的落後了。政府法規不開放,就只會一再阻擋新創和電商發展。
這次我們要看的是榮化的下市案,台灣的資本市場是否確實難以滿足企業所需,讓企業達到足夠資源的挹注?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責任編輯:林子鈞)
作者:立委余宛如
Garena 和蝦皮拍賣的母公司 SEA 要在美國上市了。有趣的是 SEA 雖然申請上市,但其實是虧損的,這在台灣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這樣的差異顯示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那就是電子商務的思維早已有別以往,但台灣似乎還沒有跟上這波思維的變更。這是我深深擔憂的。
我常常說,要讓新創企業成長,就要給予他們一個完善的生態圈。而這樣的生態圈應該以網路的思維出發,資本市場的籌資募資、進場出場也都很重要。政府各單位是否能趕緊跟上創新的思維,也就決定了我們的新創企業在往前衝時,能否獲得更多的助力。
然而,現行台灣上市以實收資本、淨利率作為掛牌條件、上市前還必須打消累虧。這比附近的日本、香港,甚至納斯達克單純以市值作為上市條件都嚴苛許多。在這樣的條件下,被犧牲的不只新創,還有台灣自己。
新加坡 SEA 的上市案例,希望能帶給政府一個震撼教育,面對數位經濟的發展,政府不能再做阻擋電商發展的巨獸。電子商務一再改寫資本市場的遊戲規則,但這麼多年來台灣的創投資金與資本市場一直跟不上。
而這樣限制的環境最終也會迫使許多有前途的新創必須出走、甚至台灣在這場電子商務資本戰中不得不舉手投降,我們真正輸掉的是什麼?正是各界都該靜下心來好好想想的時候了。
(本文經余宛如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新的資本市場規則已經翻天覆地,台灣還在老牛拉車〉,首圖來源:PublicDomaunPictures。)
延伸閱讀
蝦皮行銷就燒光 70 億台幣!母公司 Sea 公布財報,不手軟繼續投錢
【摔的我看了都痛】低估 70 億行銷費,PChome 被蝦皮「柔道戰略」奇襲摔成致命傷!
電商新霸主!2 年打趴 PChome,蝦皮到底在紅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