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金融公司 MarketInvoice 近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近三分之二的英國企業正在採用 Fintech ,並大幅節約了成本。調查中的 3482 家英國企業中有 65% 採用了至少一種 Fintech 解決方案,其中 19% 採用了 4 項服務。 這些 Fintech 產品幫助企業每年平均節省超過 5500 英鎊(約 224,470 新台幣)。
MarketInvoice 估計,130 萬英國企業中有 65% 的企業達到了這一節省成本的水平,這意味著 Fintech 總共節省了 46 億英鎊(相當超過 1800 億新台幣)。
MarketInvoice 的 CEO 兼聯合創始人 Anil Stocker 表示:
「Fintech 從改變員工報告支出和企業報告財務表現的方式,改變了整個業務運作的方式。企業家總是尋求最有效的手段來推動他們的業務,而且很明顯,Fintech 產品和服務正在成為這種穩定的手段。」
企業正在使用 Fintech 產品用於銀行和外匯交易等服務,24% 企業使用基於雲端的會計軟體。 約三分之一的公司正在使用線上借貸平台進行貸款和發票融資,不過但只有 2% 的公司正在使用保險技術服務。
有些企業還會利用數位貨幣:11% 的受訪企業表示他們使用了比特幣或另一種加密貨幣來處理付款,而 21% 的受訪者希望在明年的支付交易中使用加密數字貨幣。
使用 Fintech 的原因很多元:56% 表示節省了時間和金錢,而 34% 表示喜歡產品的用戶體驗,比如結婚戒指公司 Allied Gold 的總經理 Jerry Anderson,他正在使用業務會計和銀行服務方面的 fintech。他說:「用戶的體驗和服務遠遠優於線下的用戶體驗和服務。」
縱然在本次的報告中顯示了採用 Fintech 的英國企業節省了可觀的金錢,但是這些節省的金錢是基於降低的成本,而這個成本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於人力的節省。根據過往的數據資料(2016年),不只在英國,歐洲、美國銀行業從業人數與其巔峰時期相比,縮減 73 萬人次,且在當時就已預估,未來十年之間,將會有超過 150 萬人會因為 Fintech 的發展而遭到裁員。
也就是因為這個因素,在台灣目前要推廣 Fintech 的腳步可以說舉步維艱。雖然我們都可以理解 Fintech 的推廣,會造就出更方便的金融服務,也可節省企業的成本與加速企業的運作效率,但伴隨而來的人力資源調整與精簡,從上面歐美的例子來看就可知道是難以避免的狀況。然而,目前台灣的金融業,雖已經開始推動 Fintech 的進行,但是成效有限、速度緩慢,且政府在推動 Fintech 這方面的態度暫時還是傾向以保留工作機會為優先條件,甚至在今年初,當時的金管會還提出了銀行不應為了提高績效而裁員的說法。
企業導入 Fintech 節省成本、金融業導入 Fintech 加速運作效率,已經是一股難以阻擋的發展趨勢,而對應這樣的發展,各企業勢必會對人力資源上做出調整,要求旗下人員學習 Fintech 相關技能,在這之中,無法適應這股潮流的人力資源就勢必面臨淘汰的命運。政府在這樣的前提下,除了在法令規範上的配合修法外,如何協助企業引導這些被汰換的人力,做出適當的在職安排或是輔導,也應當配套思考,但這不應該成為政府因此將未來發展拒於門外,甚至限制企業進步的理由。
參考資料來源:
雷鋒網: 65%英國企業使用Fintech,每年節省46億英鎊
City A.M.:Adopting fintech is saving UK businesses £4.6bn, according to MarketInvoice
《TechOrange》:【投稿】FinTech 成為未來十年英國的驅動關鍵,那台灣金融業下個十年要靠什麼?
Tech News:Fintech 來襲,未來 10 年歐美銀行業恐裁員 170 萬人
英中網:金融科技Fintech重塑金融和支付格局
聯合新聞網:銀行衝績效裁員 李瑞倉:總座恐該換了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geralt ,CC Licensed。)
延伸閱讀:
英國、新加坡政府大力推動監理沙盒發展 FinTech,台灣創業者卻卡在法規動彈不得?
產品設計師看 Fintech 金融科技:這行業要的不是跨領域人才,是「跨超多領域」人才
英國布局倫敦轉型成全球 Fintech 中心!台灣也有金融實力啊,政府布局的部分我就不多說了
【投稿】台灣 Fintech 發展老是慢半拍?慢的是政府的保守心態,還有只顧私利的官僚體制
【投稿】FinTech 成為未來十年英國的驅動關鍵,那台灣金融業下個十年要靠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