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雖然全面屏 iPhone X,用它帶有瀏海的螢幕,吸引了全部的鎂光焦點。不過,真正的心臟、真正的亮點在 iPhone X 的內心晶片 A11 Bionic 啊!你現在看到的 iPhone X 很多亮點,不管是 Face ID、Animoji,還是相機拍攝都跟 A11 有最密切的關係。而且還是由台積電製作的,還不趕快買支 iPhone X 壓壓驚?(責任編輯:陳君毅)
不是我針對誰,我是說在座的各位 ……
在以十週年紀念版為噱頭的 iPhone X 上,蘋果堆了很多黑科技,創造了其歷史上的多個第一次:
第一款 OLED 全面屏、
第一次在手機上支持 True Tone 顯示、
第一次用 Face ID 取代指紋識別(Touch ID)、
第一次加入了無線充電、
第一次在 iPhone 上使用結構電池、
第一次給後置雙攝像頭都配備了光學防抖、
第一次支持 4K 60fps 視頻拍攝。
毫無疑問,iPhone X 就是地表最彪悍的手機。不過所有這些都離不開一項技術,A11 Bionic 晶片。iPhone 7/7 Plus 上所用的 A10 Fusion 晶片領跑同行一年後,全新 A11 Bionic 隨著 iPhone 8/8 Plus 、iPhone X 一同到來。
與 iPhone X 一樣,A11 Bionic 也是脫胎換骨的一次更新,從它的名字就能看出。
A11 Bionic:它瘋起來,連 iPad Pro 上的 A10X 都不放過
不知是 Android 陣營宣傳工作做得好還是蘋果過於低調了,總有那麼一小部分人認為 iPhone 性能普普,勝在封閉的 iOS 系統。這句話其實只說對了一半。在手機處理器的性能上,蘋果 A 系列晶片其實始終走在 Android 之前,尤其是單核心性能常常碾壓同時代的高通、聯發科,是不折不扣的性能怪獸。
蘋果新一代移動處理器到底有多強?我們先來看一組常用晶片性能測試工具 GeekBench 上的數據。
發布會結束至今,總共可以檢索到六款 iPhone X(10)機型,分別是 iPhone 10,1、10,2、10,3、10,4、10,5、10,6,均搭載 iOS11 系統,單核跑分 4000+,最高 4274;多核分數 10000 左右,最高 10472。
作為對比,上一代的 A10 Fusion 單核成績 3332,多核成績 5558,無論是單核還是多核性能明顯飆升。
接下來對比 Android 陣營的戰將:
1. 高通驍龍 835
我們來看 Android 陣營目前最頂級的處理器高通驍龍 835 的數據。它使用的是高通半定制的八核心,4 個大核心,主頻 2.45GHz,4 個小核心,主頻 1.9GHz,三星 10nm 製程工藝。GeekBench 成績單核 2000 左右,多核 6500 左右。
2. 三星 Exynos
再來對比韓版三星 Galaxy S8、Note 8 上所使用的 Exynos 8895。這是三星目前最強悍的移動處理器,同樣是 10nm 工藝,4 顆 M2 貓鼬核心和 4 顆 A53 低功耗核心,單核、多核的表現與高通驍龍 835 十分接近。
3. 華為麒麟 960
自研處理器的陣營中還有一個來自中國的品牌,華為海思麒麟。以 Mate 9 上搭載的麒麟 960 來看,16nm 工藝,4 核 A73+4 核 A53 架構,它的 GeekBench 單核和多核跑分分別是 1900 左右和 6000 左右。
再一次,蘋果 A11 Bionic 吊打了 Android 陣營,而且在多核心的成績上實現了大幅度的超越。在小米御用跑分軟件安兔兔上,它的成績已經超過 20 萬,高通驍龍 835 的得分則在 18 萬左右。這一次蘋果的領先恐怕又要維持一年了。
即便是為 iPad Pro 新品準備的 A10X 在 A11 Bionic 面前也敗下陣來。A10X 單核得分 3888,多核得分 9213。
沒記錯的話,這也是蘋果第一次無論是單核成績還是多核成績,超越師出同門的平板電腦晶片。果然是瘋起來六親不認,頗有點核彈廠商 NVIDIA 的風韻。
蘋果的晶片進步簡單粗暴:用數字證明,效能提升高達 70%
與 Android 陣營動輒 8 核心、10 核心的方案不同,在晶片設計上,蘋果一直有它獨有的思路。從 iPhone 5 的 A6 開始,它便開始自主設計核心架構,而不是公版方案。這一點還體現在了核心數量上。蘋果偏向於高效的「胖核心」,上一代的 A10 Fusion 就採用了兩顆高性能核心,加上兩個高效能核心的路線。
A11 Bionic 繼續沿用這個思路。不同的是,iPhone 用處理器第一次採用了六核心,其中兩顆為高性能核心,四顆高效能核心,共有43 億個晶體管。一定程度上,晶體管的數量可以反映出處理器的性能,作為對比,上一代的 A10 Fusion 晶體管規模為 33 億。蘋果強調,這一次六個核心可以同時運行,火力全開。
蘋果官方數據顯示,A11 Bionic 高性能核心比上一代速度提升 25%,高效能核心速度提升 70%,而多核同時工作性能提升高達 70%,基本與上面的跑分成績吻合。
圖形部分,A11 Bionic 內置的是蘋果自主設計的 3 核心 GPU。說到 GPU,你應該還記得蘋果在今年 4 月份公佈將在兩年內與原有 GPU 設計公司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中止合作時所引發的動盪。後者股價斷崖式下跌 70%,目前已經落到尋求出售的境地。
蘋果高級副總裁 Phil Schiller 表示,自主設計的 GPU 性能提升 30%,同時僅用一半的功耗就可以實現與 A10 GPU 相同的表現。
A11 Bionic 還配備了新一代的 ISP,圖像信號處理器,同樣是蘋果獨立研發設計,可以與後置雙攝像頭更好地配合工作。
蘋果又一次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它在底層晶片的研發實力,可以說是很殘暴了。
殘暴的不只有跑分,A11 Bionic 還有個必殺技
這個必殺技就在於蘋果新款晶片的後綴,Bionic。蘋果把它的中文名定為「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