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數位轉型實驗室

https://www.facebook.com/TechOrange/videos/1493195454036522/

 

全球人工智慧風潮席捲,IBM 最近才剛與 MIT 聯手打造聯名實驗室,投注 72 億台幣只為研究 AI 運算,NVIDIA 和 Intel 也紛紛推出 GPU 晶片搶佔 AI 市場。全球對於人工智慧的應用之重視持續上升。

然而,在這股熱潮中,台灣傳統產業自身的優勢在哪?究竟應該如何結合現成的 AI 技術進行企業轉型?

微軟資深產品行銷經理朱以方將回答以下問題:

Q 1. 微軟為什麼變得越發重視人工智慧與數據?
Q 2. 「傳統產業應用AI 技術」聽起來好遙遠、好複雜,有沒有什麼具體案例分享?
Q3. 台灣各大產業應該如何應用 AI 優化服務?
Q 4. 在和台灣企業的接觸中,有沒有發現什麼台灣企業普遍對於 AI 應用的迷思?
Q 5. 微軟提供的服務以及 AI 模型到底有哪些?

來不及看直播?我們整理好精華了!

 

Q1. 微軟為什麼變得越發重視人工智慧與數據?

朱以方表示,微軟深深注意到世界趨勢將越發走向開源、共享的方向,而企業也都越來越重視 AI 應用,因此微軟做了一個很大的部門重組,從產品為主,走向開放式資源導向的服務為主,希望幫助企業省下大筆研究費用,建立現成且好用的 AI 模型。

微軟利用數據建立並提供客戶 AI 模型應用,與客戶的關係將越來越像是夥伴,幫助客戶優化商業模式,創造雙贏局面。

Q2. 「傳統產業應用AI 技術」聽起來好遙遠、好複雜,有沒有什麼具體案例分享? 

朱以方談到微軟幫助圖像識別技術公司 Prism Skylabs 建立圖像認知服務,幫助辨識工地發生的危險。提及零售業的應用,朱以方分享了她在日本購物時的經驗,那次她買完衣服離開商店後隔了五個小時才發現自己漏拿了其中一件商品,之後回到店裡希望取回衣物。店員馬上就成功調出影像證明了這事屬實。

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圖像應用案例,透過 AI 系統,零售商只需要在機器中輸入像「皮夾」這樣的關鍵字,就可以立刻調出搜尋時間內所有「皮夾」曾經出現過的畫面。而這種辨識搜尋系統也會對警政系統非常有幫助。

Q3. 台灣各大產業應該如何應用 AI 優化服務?

零售業:

朱以方表示,微軟技術已經成熟,目前已經和中國商店建立合作關係,打造無人商店。基本上是幫企業訓練好 AI 模型,然後透過雲端在商店鏡頭或任何sensor上去運作即可。 AI 辨識系統的運作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認出顧客身份」、第二部分是「將此人身份與歷史購買資料連結」、第三部分則是「支付系統」(手勢支付或行動支付)。這樣一來,就可以依據顧客過往的購買紀錄推薦適當的產品,或是給予折扣,進而精準提升銷量。

但有鑒於台灣市場相較美國、中國小,再加上台灣便利商店密度極高,零售商還需要應用 AI 嗎?應用 AI 技術可能創造台灣零售新契機嗎?

朱以方表示,台灣零售市場應該以「如何提升服務效率」為主要考量,不需要完全淘汰店員,而是進一步去思考人機協作的可能性。比如說 若是要解決便利商店中午總是大排長龍的問題,只需要在冰櫃旁加裝 AI 辨識系統並結合行動支付,就能夠大大優化購買流程,還能為顧客打造新潮服務體驗。

但朱以方在最後仍強調,去思考自己企業希望解決的問題為何,才能打造出最棒的人機協作模式。

製造業

朱以方表示,製造業運用 AI 系統不僅能夠隨時偵測危險狀況發生,還可以追蹤工具使用狀況,以及廠端流程及生產線的追蹤優化。

而製造商和零售業應用的 AI 系統大不相同,原因在於工廠網路寬頻往往不好。如果透過雲端運算 AI 很容易遇到網路狀況不佳的問題。因此,製造業運用的 AI 系統是微軟訓練好的 AI 辨識系統直接置入地端的裝置去運作,無需經過雲端。

金融業:

大多數人談到金融業的 AI 應用,想到的往往是「支付系統」應用。然而,朱以方指出了一個全新的觀點。她表示保險業也可以應用 AI,比如說,透過 AI 根據客戶開車的行為追蹤決定客戶的保險費用。不僅能夠讓大多數人保險費降低,還能鼓勵人們好好當個安全駕駛。

另外,股票市場也能應用 AI 技術。比如說,用 AI 去了解顧客的瀏覽習慣,分辨出他是比較盲從的人、亦或是位科技愛好者,這種資訊可以讓金融業進一步判斷「該在什麼時間、行銷哪張股票、給哪個人」,達到精準行銷的效果。

Q 4. 在和台灣企業的接觸中,有沒有發現什麼台灣普遍對於 AI 應用的迷思?

朱以方分享道台灣企業大多要不是把 AI 想像得太簡單,不然就是太厲害。而且容易認為 AI 技術可以像 IT 部門那樣去研發。

實際上,AI 模型需要先有龐大的資料庫,然後建立 AI 模型,並且不斷根據測試模型得到的答案去修正參數,這一修正參數流程必須不斷重複,最後才能「教會」AI 分辨出「某手勢」等同於「確認支付」。整個建構過程其實是很複雜的!所以實際上 AI 系統的建立和 IT 部門的作業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另外,朱以方也補充道,台灣企業應該更重視數據搜集,並且珍惜數據價值。

Q 5. 微軟提供的開放式服務、 AI 模型到底有哪些?

微軟這一系列服務叫做 Cognitive Service(認知服務)。主要有五種 AI 模型,分別是:

1. 影像 Vision:提供影像追蹤的模型。
2. 語音 Speech:比如說 中英翻譯、或是語音和文字資料轉換。
3. 語言 Language:自動校正拼音、訓練機器人聽懂人類說的特定語句
4. 知識 Knowledge:比如說,QA Maker、電商希望用以取代客服人員的「聊天機器人」建置
5. 搜尋 Search:指的是抓取資料庫的資料,比如說影像服務和搜尋服務的結合,就可以建立出無人商店,顧客一進門就辨認出身份,然後抓取資料庫的購買歷史紀錄。

這些 AI 模型微軟都幫你訓練好了,至於如何購買?朱以方表示,微軟都有提供免費試用。

(本文提供合作對象轉載。)

延伸閱讀

【人工智慧運算里程碑】微軟打造超強 AI 運算硬體平台,攜手 Intel 攻佔雲端即時運算市場
IBM 牽手 MIT 發展人工智慧:雙強合作投入 72 億台幣,要用量子計算機顛覆 AI 運算
從太空科技到人工智慧,量子電腦的應用會全面顛覆現有科技!
誰說人工智慧不會作曲?全球首張 AI 作曲專輯即將發行,現在就放給你聽!
台大資工系教授的 AI 全面戰略分析:新創要發展 AI ,就要先知道人工智慧的藍海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