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有種商品,讓人一見就怦然心動、一用就愛不釋手、一上市就引發秒殺潮?
那就是「設計」的力量。
針對「設計」領域,光寶創新獎國際創新論壇每年均隆重邀請全球頂尖設計大師親臨台灣演講,今年以「心創好設計」為題,特別請到兼具設計及管理的跨領域專家進行演講與對談。
不管是 2018 台中世界花博設計總監吳漢中提到的「新創好設計——用設計改變台灣」,又或者是伊利諾大學工業設計系 Deana McDonagh 博士的「設計感同身受,創造樂趣生活」,以及 Facebook 產品設計總監 Ana Arriola 的「信任——愛與同理心共譜設計好樂章」都十分精彩,我們特別整理了現場的精華。
台灣設計師不要只會「得獎」,更要有「社會影響力」
吳漢中,2018 年台中世界花博設計總監,認為設計師應該要跳脫「單一產品設計師」的概念,將格局放大,不再只侷限於「解決單一產品問題」,應該要嘗試解決「系統性的問題」,如城市設計、水資源問題等社會議題。
「台灣的設計師很會得獎,不過沒有為台灣的產業創造價值」。
設計師要把格局要做大,最需要的便是「跨界」、「跨領域」的合作。
舉例來說,如果「台北」是設計師所面臨的產品,如何真正將台北轉型成一座「設計之都」?
現在台北的城市景觀,無法反映這個城市的文化與性格。
不要以為做不到,台灣 70% 的設計師集中於台北,該如何利用這些人力資源,說服政府放手讓設計師發揮創意,甚至設立「城市設計長(chief design officer)」就是重點所在。
如果台灣整個城市變成年輕設計師的舞台,不只考驗設計師對於社會議題的體驗與洞察能力(如何感同深受、如何與不同領域的人合作),設計便能夠擁有替公共議題發聲的力量。
吳漢中更呼籲在場的設計師不要小看自己,以及在台灣開啟設計運動的可能:設計能夠成為一國的「國力」,大到參與社會設計、公眾設計、城市設計,小至重新設計身分證都是設計師擁有的「改變」之力。
設計沒有「理所當然」,設計師應該要體驗他人的體驗
伊利諾大學工業設計系 Deana McDonagh 的博士則將重點擺放在「同理心」,同情是是一種情感連結,而同理心能夠讓設計師有積極的行動。
她認為設計師應該要離開辦公桌,想辦法「體驗他人的體驗」。並舉了一個實際的例子:
你如果問一個人怎麼起床,他會拿起 iPhone 跟你說他設定了鬧鐘。不過,真實的情況可能是清晨 4、5 點家裡的貓就把他吵醒了。
這才是真實的情況,你沒有辦法透過「詢問」的方式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設計沒有「理所當然」,你必須要真正去了解對方。在伊利諾大學的工業設計課程中,曾經與重度障礙、認知障礙的人合作,讓兩百個殘障人士到學校裡親身與學生進行對談,讓學生可以第一線體會到障礙人士的感受。
每一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個體,都擁有不同的需求,擁有「同理心」能夠讓設計師進一步地了解需求,做出更棒的產品。
設計的參考原則:把消費者想像成伴侶,學會與他溝通
Facebook 的設計總監 Ana Arriola 則用相當浪漫的「伴侶溝通法則」當作設計理念,每一個產品設計者都應該要學會與用戶「談戀愛」,而 Ana Arriola 在設計產品上也常用這幾點原則進行反思。我們從中擷取了幾點重要的概念:
1. 有品質的時間(quality time)
讓消費者感覺到花費的時間是有品質的。例如國際許多度假村僅管每間房間都爆滿,不過當你散步在度假村內,仍不會感到吵雜,能夠好好地拋開一切好好放鬆。
2. 肯定的語言(word of affirmation)
我愛你,你今天好嗎?這種表達愛的口語非常重要,未來將會像是《雲端情人》一樣,人工智慧將會無縫地融入每個人的生活中,讓你打開心房。設計產品也應該要有這種溫暖與能力。
3. 接受禮物(receiving gifts)
每一個人都喜歡收到禮物,必須讓回家開箱的消費者感受到驚喜。驚喜結束才是產品生命的開始,而不是結束。
4. 致力於個人的成長與療癒(commitment to personal healing)
不要一天工作 14 個小時、不要週末在工作,公司的主管不應該再這樣要求你們,把時間花在家人與愛人身上。
我們在此是為了驅動未來,我們所做的就是未來。下一個世代,是我們必須要去思考與保護的,你想留給下一代什麼樣的世界呢?
與會交流:設計師不要怕失敗,快速地失敗,並從中站起
而在光寶創新獎國際創新論壇現場,也開放現場與會人士與台上三位講者交流,我們精選了其中幾個問題與大家分享:
在童年的階段,父母該如何注重孩子的美學教養?
吳漢中:關於美學這件事情,目前並沒有辦法很有系統地告訴你什麼是美感,不過這並不表示台灣可以失去美感與教養。因為目前台灣跟國外有太多的教育落差,我們對於生活與工作的想像都完全不同,我們花太多時間在工作,花太少時間跟家人相處,花太少時間關心我們生活中微小而美的事情。
Ana Arriola:我們應該要去灌輸孩子的觀念不該是叫他們長大、變老、變成專家,而是希望他們可以在成長過程中保持想像力。
Deana McDonagh:當學生來問我這個問題的時候,我都會反洗腦他們,叫他們回到五歲小孩的心智,讓他們保持好奇心、充滿歡樂,什麼事情都是有可能的,五歲小孩可以統治這個世界。
如果想要了解國際創新的範疇,是否有相關的平台或管道?
Ana Arriola:如何跟上世界的脈動?如何教導自己?我的建議是:「學習一種以上的語言」以及「利用社群媒體」。Twitter 能夠幫助你跟上世界的脈動,不要侷限於台灣或是中文的刊物,去看英文廣播平台、雜誌、去旅行、去看看這個世界。
吳漢中:不要再只看紅點設計或 if,多看一些商業雜誌,去看世界現在在流行、創新什麼。如果是我,我喜歡回頭去看最經典的工業設計與平面設計,這些都是歷久不衰的作品。
Deana McDonagh:不要只追著設計看,去看其他領域的創新與跨界,以我個人來說的話我什麼都觀察,什麼都很有趣,從大自然當中去查詢,把心態開放、眼睛打開,不要只專注於設計把路走窄了。
設計的靈感常來自於「與人互動」,是否有任何規則可循?
Ana Arriola:我的人生信念就是「人、簡潔、原創」,我們要好好過生活,生活中有很多人性化的元素讓我們直觀的運用。每個人的生活都應該要很真實,你可以受到別人的影響,不過要有自己的觀點,與自己說話。
用五歲小孩的眼光看世界,不過失敗後該如何從中反省?
Deana McDonagh:學會用五歲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直到有一刻,他會用大人的想法站起來往前走。我們要保持的是好奇心的眼光、充滿勇氣的態度,不過不代表你在失敗後不需要去分析。
Ana Arriola:我們的確都需要失敗,可是我們在過程當中,仍要去找到方式來解決問題。我建議大家不要害怕快速失敗,並從中學習。
吳漢中:要學會好好運用失敗後的空白,學會跟充滿不確定性的自己相處,從中思考。心裡的平靜就是從思考中而來,現在世界上的資訊太多,反而沒有好好的面對自己,失敗其實是一種非常珍貴的禮物。
——
如果你覺得不夠,想要觀看整場精彩的演講,以下是《TO》在現場做的整場直播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TechOrange/videos/1502118916477509/
更多光寶創新獎相關訊息,請造訪:http://www.liteonaward.com 或粉絲專
頁:https://www.facebook.com/liteonaward
——
延伸閱讀
三星、Sony、FB 創意都他激盪出來的!國際設計大師 Ana Arriola 找到市場與靈感間的平衡點
如何用「科技」和「光」創新生活!國際燈光設計大師范德海將來台開講!
【設計師必讀的色彩心理學】藍色是 UI 設計中最重要的顏色,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