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顧立雄接任金管會主委的消息一傳出,馬上造成了不小的波瀾,許多人質疑「律師憑什麼接管金管會」,這樣的指控真的成立嗎?
國際商務律師張世潔便從理論面、實例面切入,告訴各位讀者律師任職金融機關職位,有其理由以及適任的原因,況且,重點在於「坐上了這個位置,怎麼做事,做了什麼事」。(責任編輯:陳君毅)
文: 張世潔 國際商務律師/大學財管系副教授
在準閣揆賴清德敲定由黨產會主委顧立雄主掌金管會後,遭部分人士質疑顧立雄沒有金融背景如何勝任?
這有點問錯問題,其實我們更應該要問的是金管會主委是否非得從金融圈裏找人不可?
先來掉書袋瞧瞧金融監理理論。
從理論面下手:監理俘虜、旋轉門與主場優勢
依諾貝爾獎得主史迪格勒(G. Stigler)所提出的「監理俘虜理論」(Regulatory Capture Theory),認為被監理者利用政府對商品或市場准入的限制與規範,使潛在競爭者的市場進入變得更為困難,大量減少了可能的競爭對手,並成為阻礙創新的絆腳石,也減少消費者取得更好服務的機會,亦即看似合法的管制,往往是既得利益者的保護傘。
非金融圈出身者執掌金融監理機關,與既存金融業者較無關連或交往,執法可能較為獨立客觀,不若有些主管機關官員早已淪為俘虜而不自知。
從「旋轉門理論」(Revolving Door Theory)觀之,金融監理機關與金融機關人員相互跳槽,自然讓人懷疑主管機關官員的道德,此人是否會認真執法?是否會為未來出路而有所偏失?面對已轉任到金融機構高層的前長官能否抗拒壓力?此人到底是為誰的利益服務?
台灣這種現象尤其嚴重,財稅幫、金融幫當道,正是此旋轉門現象最好的寫照。縱使我們難以論斷主管機關官員一定會有不道德的行為,但可以肯定地說金融監理機關與金融業者間,確實存在複雜的關係。非金融圈出身者擔任金管會主委,應可降低外界這方面的疑慮。
再看看莫斯科維茲(T. J. Moskowitz)和沃森姆(J. Wertheim)的「主場優勢理論」(Home-Field Advantage Theory),認為球賽的裁判對主場隊伍會有系統性的偏袒,對金融主管機關官員而言,金融機構是主場觀眾,他們被金融業者包圍,如果金融業者對監理機關的判罰不滿,業者就會對其揶揄與嘲笑。加上前述的旋轉門現象,官員自然地更加親近整天包圍他們的金融機構。一般投資大眾或金融消費者缺乏對監理資訊與專業知識的了解,更無能力評斷金融監理造成的後果,自然成為客場觀眾。
相信金管會「素人主委」剛進場時,尚無主客隊的偏好,也期盼這種系統性的偏袒能去除。
從真實案例來看:IMF、證監會與 SEC
事實上由律師轉任金融監理機關的領導,在國外早就司空見慣。現任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就是由律師直接被任命為法國貿易工商部部長,後再轉往 IMF 現職。
亞洲金融風暴期間擔任香港證監會主席的梁定邦,也是從大律師(訴訟律師)轉任。更不用說歷任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SEC)主席,小布希總統任命的 13 位中,有 11 位為法律背景;歐巴馬總統任命的 6 位中,有 5 位學法律出身;川普總統任命的現任者,也是律師出身。
所以完全以律師沒有金融背景而不適任金管會主委的說法,實在沒有意義。何況那些歷來具金融背景的主委,真的做得很好?
從顧立雄的律師經驗來看:最重要的事情是營造友善的金融法規環境
當然,我們不會只期待一位只除弊而不興利的金管會主委,金管會組織法第 1 條明白寫著金管會的任務包括「促進金融市場發展」。
我覺得促進金融市場發展最好的作法就是營造友善的法規環境及去除不必要的管制。畢竟主管機關沒比金融業者聰明,市場發展前景也未必掌握得比業者好,不宜像對製造業那樣搞一些不切實際的產業政策。
在這數位經濟時代,金融創新不斷的推展,金融監理的邊界越趨模糊,這也促使金融監理機關進行調整,尤其互聯網金融仍在持續演進,市場尚領先或主導金融監理規範,期盼金融監理能與金融創新同步發展或至少不要扼殺金融創新的生機。
優秀律師都有快速釐清問題所在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大型事務所即使是辦刑案的訴訟律師,也一定處理過不少涉及銀行法、保險法及證券交易法的案子,加上顧立雄主委在黨產會裂解黨國資本主義期間,對複雜的金流、投資架構應當學習不少,若再輔以堅強的幕僚,應有精準的政策判斷。
沒有什麼位子一定要那類人來擔任不可,重點是他坐上這個位子後,怎麼做事、做了什麼事。
——
本文經專欄作者 張世潔 授權刊登,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誰說律師不能當金管會主委?》。有意投稿者可寄至:[email protected],經編輯檯審核並評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首圖來源:wiki, CC Licensed)
延伸閱讀
顧立雄接金管會主委不適合?先靜下心想想,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金管會主委
【林全說的中肯!】行政院長林全看不下去:金管會不該管的不要管
法律人不夠格當金管會主委?胡采蘋:金融需要專業沒錯,但誰說「領導」不是一種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