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不夠格當金管會主委?胡采蘋:金融需要專業沒錯,但誰說「領導」不是一種專業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顧立雄接任金管會主委,一堆人一定心想「他又沒金融專業,哪有這個資格?」但是仔細想一想,我們需要的金管會主委是什麼樣子?一個金管會主委真的需要深厚的金融背景嗎?胡采蘋在臉書上發表的貼文,我覺得不無道理,大家看完也可以想一想,我們把金融專業當作唯一指標,但是忘了當一個「金管會主委」,也就是金管會的領導人,最重要的應該是管理能力和決策力。現在就批評顧立雄不適任,是不是妄下斷定呢?

(責任編輯:謝秉芸)

其實會把金融專業上綱上線成天條天規的人,大概就跟覺得只有文言文值得學的人差不多傻。

金融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銀行有銀行的專業,證券有證券的專業,保險有保險的專業,他們需要的知識甚至是完全不同的。例如銀行裡面就有零售金融和企業金融,零售是要專精消費者心理和市場行銷,企業金融講究的是產業研究、個別企業運營情況、對產業景氣的把握等以掌握放款。存款進來放款出去都是 treasury 必須去抓好資金水位,現在哪裡拿錢便宜、資金出去利率得在哪個水位,跟央行差不多邏輯。

證券的產業研究成分更大,但是它也有零售吸引散戶企業客戶的學問,往上一層是投資銀行,從一家公司創業開始有創投,然後各種生命階段發股發債直到 IPO。還有衍生金融商品各種更複雜的金融工具,甚至有完全脫離實業運作的,又是另一門學問(銀行 TMU 也做這個,跟企金消金不在一起混)。

保險你覺得零售成份最大,然而財務部精算部簡直是個哲學部門,你對人類壽命還有多久,各生命階段最期待獲得的保護渴望是什麼,拿到多少錢他會覺得獲得了保障,出事的機率有多少,該有多少人多少訂價才能撐起這個期望,這些事情才是奠定保險業的核心基礎。

每一種業務都是一個專業,根本沒有人敢說自己都懂(那絕對是放屁),有時候高層如果帶有業務偏見反而是最難搞的事情,例如台灣新聞業永遠選政治組的記者當長官,長期下來民眾的財經思維弱得跟小貓似的,然後一點點事情都要出動政治口號、政治手段,毫無成本效益思維。

事實上中國證監會(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保監會(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甚至一直都是用銀行系統的官員擔任主席,因為銀行比其他業務大太多太多,專業出身的人根本無法跟銀行系統的官員平起平坐,職級不匹配坐到一張桌子上根本爭取不到任何資源,所以一直是讓銀行出身的官員打理。但你們又覺得中國好、中國棒、中國金融改革宇宙強……。

做金融出身當然會對金融業務有體會,但到了高層是做正確的管理工作與決策。台灣最好的零售銀行,是由一個當年騎過機車去跑企業客戶的小破信託公司老闆做起來的,我也不覺得他有多懂金融,但他對經營就是很有概念,用人授權佈局都很強;而他的兒子最想做的是高爾夫職業選手和廣告導演……。

如果都做到十人以上的團隊 leader,還不能明白領導的學問,這通常是任務不成功居多的平庸 leader 啦,他講話基本上不用專心聽玩手機就好。

#然而這種人我賭他會把你手機沒收然後抱怨現在年輕人不受教

作者介紹

胡采蘋,財金記者。曾任職台灣《商業周刊》、中國《財經雜誌》。

 

(本文經作者胡采蘋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連結在此,圖片來源:Pixabay。)


【TechOrange 徵才:社群編輯+實習編輯】

►你是否常在各類豐富的科技趨勢裡流連忘返?
►你是否常被創業故事弄得熱血沸騰無法成眠?
►你是否喜歡很有挑戰性、嘗試新事物的工作?

我想你大概就是得了 TO 病,不加入不行了。
準備好你的履歷自傳,寄至  [email protected]
記得標註你要「應徵 TO 社群編輯」,才不會跑錯棚哦!
>>    詳細職缺訊息


延伸閱讀

【打臉中國金融支付】胡采蘋:有了支付寶,中國一定強?
顧立雄接金管會主委不適合?先靜下心想想,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金管會主委
【林全說的中肯!】行政院長林全看不下去:金管會不該管的不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