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資策會說在發展 AI 上,台灣累積更多交通與醫療的公部門數據,因此在發展醫療上,比中國強。
但是,台灣目前有什麼成功利用數據而改善醫療的好案例嗎?我倒是看到而且中國設有中華人民共合國國家統計局 ,列有所有中國公部門數據資料預備做後續應用。所以,資策會的意思是?(責任編輯:劉庭瑋)
資策會MIC 表示,中國大陸聚焦發展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台灣在晶片、公部門數據和智慧工廠有三大機會,不過在機器人與無人系統、漢語文人工智慧上,面臨挑戰。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上午舉辦 2018 科技產業趨勢前瞻記者會。
MIC指出,中國大陸積極布局「中國製造 2025」智慧製造與「互聯網+」,兩者核心技術聚焦在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將借助工業大數據發展服務型製造,加快製造業轉型升級邁入智慧製造發展階段,以促進發展人工智慧。
MIC 資深總監陳子昂指出,台灣正處於發展人工智慧的階段,中國大陸如何發展人工智慧,都將會帶給台灣不同的機會與挑戰,同時也是下半年與前瞻 2018 年的觀測重點。
陳子昂認為,中國大陸發展人工智慧,可帶給台灣三大機會。首先是人工智慧強調快速運算能力,需要具備高性能晶片等條件,中國大陸資金大舉投入,可觀察台灣人工智慧晶片發展。
其次,台灣優勢在於較中國大陸累積更多的公部門領域數據,特別是在交通與醫療領域,有利台灣未來發展人工智慧在交通與健康醫療應用。
編按:可是中國設有中華人民共合國國家統計局,列有所有中國公部門數據資料做後續應用。且根據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指出,中國預計在 2030年前將投入600億元來實現精準醫療的願景,中央財政支付 200億元,企業和地方財政配套400億元。
再者,陳子昂指出,雖然中國大陸政策重點發展智慧製造,並規劃創設智慧製造國家級示範區,但其製造業著重在高階裝備製造,智慧工廠等小範圍應用並非現階段重點,相關區別也讓台灣在智慧工廠保有發展空間。
編按:根據麥肯錫指出,中國智慧電網的發展由於其政治在經濟中的核心作用,以及中國市場降低設備成本的能力,因此發展潛能強大。
不過 MIC 指出,中國大陸發展人工智慧於智慧製造、交通與醫療應用等領域,也為台灣相關產業帶來挑戰。特別是在機器人與無人系統等應用,預期將加速在「智慧決策控制」與「新型人機交互」的技術發展。
加上中國大陸具備廣大消費端,龐大數據對於試驗人工智慧關鍵技術、特別是在「漢語文處理」上將更具多元口音與在地優勢。MIC 指出,台灣面對這波智慧浪潮,如何覓得先機是重要關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echOrange 徵才:社群編輯+實習編輯】
►你是否常在各類豐富的科技趨勢裡流連忘返?
►你是否常被創業故事弄得熱血沸騰無法成眠?
►你是否喜歡很有挑戰性、嘗試新事物的工作?
我想你大概就是得了 TO 病,不加入不行了。
準備好你的履歷自傳,寄至 [email protected]
記得標註你要「應徵 TO 社群編輯」,才不會跑錯棚哦!
>> 詳細職缺訊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陸攻大數據人工智慧 台有三機會兩挑戰〉。Photo credit: henrie via VisualHunt)
延伸閱讀
【史上最完整 AI 入行指南】如何從軟體工程師轉職人工智慧?Insight AI 訪問超過 50 個紐約 AI 團隊
中國規定中小學生學人工智慧!鄉民諷:神經病,沒基礎就想一步登天?
誰說人工智慧不會作曲?全球首張 AI 作曲專輯即將發行,現在就放給你聽!
台大資工系教授的 AI 全面戰略分析:新創要發展 AI ,就要先知道人工智慧的藍海在哪裡
【台灣 AI 革命】科技部 4 年 40 億推人工智慧,產學合作留住 IC 人才,獲業界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