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已經看過太多教你怎麼寫履歷、怎麼在面試時回答問題的教學文了,但是這篇文章從「心態」出發,告訴你亞馬遜的人資最注重的「軟實力」是什麼。想要進亞馬遜或是類似性質的公司工作,把這些建言聽進去吧!(責任編輯:謝秉芸)
(本文編譯自 Miriam Park 在 Fast Company 媒體發表的題目為「I Hire New Grads At Amazon—Here Are 4 Qualities That Can Help You Stand Out」的文章。)
應徵任何公司的任何崗位,掌握至關重要的「硬實力」,通常都必不可少。但對於最近幾年的畢業生來說,僅僅擁有一技之長,遠不足以助其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中,打敗眾多同齡敵手,因為一張文憑,誰都擁有。需要掌握至少兩種其它的技能,才能脫穎而出,搶占先機:首先,老生常談的「軟實力」— 例如,溝通交流,解決問題和團隊協作的能力 —其次,如何體現自己能夠融入應徵公司的企業文化。
無可否認,想通過書面或言談的形式,展現這些技能,實屬不易,但也絕非毫無機會。亞馬遜校園招募項目主管表示,非常看重求職者的某些特質,但他們很少在履歷上或面試中展露出來。
求知慾和好奇心
涉及到個人和職業發展時,我們不希望候選人安於現狀,不思進取 —他們應該永保激情,銳意進取,不懂就問,刨根問底。所以,在篩選履歷和面試過程中,除了個人成就,我們更加看重應聘者是否對世間萬物持有一種好奇的態度。
應屆畢業生在求職時往往陷入這樣一個誤區,過於急切地想要證明以往所取得的成就 —說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他們的工作經歷往往僅限於一些屈指可數的實習經歷和校內實踐。儘管傳統的職場建議 —注重結果—有一定道理,但在亞馬遜,我們希望應徵者更上一層樓。
當你在構想該如何向面試官描述你的經歷時,不僅要告訴他們通過努力所達成的成就,還要告訴他們你的動機何在,以及一路走來吸取的經驗和教訓。如果你曾經報班上課,學習另一個全新領域的知識;跳出了實習生的角色限定,承擔了更多的責任;或是妥善解決了客戶問題,不妨讓我們知曉。
實際上,應該嘗試走出「舒適圈」,拓展自己的才能。你所做出的努力,擺出的姿態往往比結果更加重要。
「鋌而走險」的一次經歷
亞馬遜最受消費者喜愛的產品往往都是通過計算風險,承擔風險和鋌而走險這一系列腦力勞動得來的產物 —我們的僱員發現了一次機遇,明白其中的風險,膽大心細,勇敢推進。所以,我們十分清楚,不敢承擔失敗的風險,永遠都不會成功,關鍵在於,明確風險的存在,以及是否值得冒險。
♦ TO 推薦閱讀:村上春樹職場哲理:人生只有一次,該賭一把或循序漸進?找到自己的節奏與決心最重要
當你在簡歷上強調某些自豪的成就時,不要忘了提及所承擔的風險—不要想當然,覺得 HR 能從字裡行間裡感同身受。實際上,應該在此稍作停頓,著重闡明你是如何在採取行動之前,評估一項風險。並且,當亞馬遜的招聘人員請你描述一個最令自己引以為豪的成就時,切記採取同樣的敘事方式。再次強調,展現影響和結果十分重要,但過程和步驟也同等關鍵。
想法的原創性
按時完成任務和項目難能可貴,這是加分項,但提出新穎的觀點,產品和解決措施也很重要。所以,向面試官炫耀你的時間管理能力和組織技能的同時,也應該強調哪些項目或想法是由你首創,推廣或評估的。
履歷上應當添加這些閃光之處,並且打好稿,準備一兩個細節故事,以防面試官問起:為校園組織提供志願服務時,是否提出了一個新項目?進展如何?在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上,是否對現有的產品做出了細微改變,帶來了意料之外的影響?
「創意解題」往往是一項至關重要的「軟實力」,但也極度匱乏。不要告訴面試官,你是如何執行了他人的指令;告訴他們,你的原創想法及其所帶來的影響。
♦ TO 推薦閱讀:史上最殘酷的史丹佛雞湯文:你是如何從優秀的 19 歲年輕人,變成了平庸的 40 歲大人?
「以客戶為本」的經歷
(你早就預料到了這個問題,對嗎?)眾所周知,亞馬遜一直以來都以客戶為中心,我們所做出的每一個決策都是「從客戶中來,到客戶中去」。你也許能夠憑藉剷除競爭對手的能力,得到某一家公司的重任,但在亞馬遜,這一套行不通。客戶的需求和想法是我們工作的重心—我們需要的是「志同道合」的候選人。
善用你的個人履歷,應徵評估和面試過程,向我們分享你和顧客,終端用戶打交道的過程。也許你曾經實習過的公司得到了某一位客戶的差評,或者某一名客戶的要求促進了新服務的推廣或相關措施的改變。這是如何發生的?從中學到了什麼?如果加入了我們公司,你會如何運用類似的方法,響應客戶的需求?
♦ TO 推薦閱讀:蘋果 CEO 庫克 15 年職場人生精華總整理,到底他怎麼在職場上「找自己」?
這四項技能能夠幫助你完美融入亞馬遜,但也要銘記於心,融入某一家公司的企業文化,並不意味著就要放棄「做自己」。我們的僱用標準包括經驗和熱情,但個人特質也同等重要。一些候選人背道相馳,急於炫耀,結果弄巧成拙 —像機器人一樣,機械地兜售自己掌握的技能。擁有些許與眾不同之處,仕途才能一帆風順。
原文報導傳送門
(本文經合作夥伴 36 氪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亞馬遜校招項目主管:招聘應屆生時,我看重四類特質〉。)